向阳而立,静享清凉

作者: 若冰_68765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01:03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头伏的第七天,是真正“三伏天”了,全国各地也陆续拉开了“水深火热”式生活的序幕,芸芸众生也逐渐进入“桑拿”模式,尤其今年似乎比往年更热,也热的更早些。

    “伏”是一个特定的“节令”,即是“暑气潜伏于地 ”之意。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故而称为三伏,是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

    “六月连三伏,人间似火炉。”这个季节里不仅高温暑热难耐,而且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到处散发着沉闷焦躁的气息。

    然而,三伏天也是一年里最生机盎然、最热情奔放、最光辉灿烂的时期,所有的美好生命都在这个最具温度的季节里灿然绽放,生生不息。

    记得小时候抱怨天气热得时候,母亲就会说:“该冷不冷,人畜生病;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当时对于母亲之言不慎理解,后来慢慢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道理。

    四季更迭,自有它的道理,我们渴望金秋的五谷丰登,那么我们必须耐得了三伏的炽热骄阳,并且要在酷热中辛勤耕耘,只有“汗滴禾下土”,才有“盘中餐”。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生。”只有炽热的太阳润养着万物,才使得作物根繁叶茂、生机勃勃,进而五谷丰登。人亦如此,只有向阳而立,才可心怀热忱,认真生活,才会懂得珍惜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古往今来,酷热的夏季里,人们最渴望的是寻找一清凉之处。古代人寻凉的方式基本是扇子,豁达豪放如诗仙那样的,尽可“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扇子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风扇、空调等。

    然,不管降温的手段有多么先进,仍有一些人是燥热难耐的。因为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的不仅身体上的不适,更多的是情绪的烦躁,是心理上的不适。

    天气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冷热有序,心情便要靠自己掌握。要懂得欣然接受大自然的冷热温暖,能享受得了和煦春风、皎皎秋月,也要耐得住赤炎流火、万里霜天。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真正的清凉不是来自风,而是来自大自然的那份宁静,来自内心的那份安宁与丰盈,静以养心,静以清凉,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正因为有了入伏的热,才能让我们满心欢喜地安静地去期待一场凉爽的风,去期待一阵清凉的雨,才能让我们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有所期待,满怀向往。

    伏天里,笼蒸火烤的同时,还常常有骤来疾去的雨。降水密度大、频率高,且雷阵雨居多,是伏天的正常形态。雷阵雨往往来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去时雨过天晴、风和日丽。

    伏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范围小,民谚有“夏有隔墒雨”的说法,也就是说垄沟这边下雨,垄沟那边晴天,因而有了“东边太阳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的浪漫。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伏天里多变的天气正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总是快乐与烦恼相伴,没有永久的阳光明媚,也没有无期的阴霾雷雨,笑对阴晴圆缺,安然快乐生活。

    三伏与三九,一个是热之极致,一个是冷之极致,都是考验人们意志、毅力的时候,所以古人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三九有“冬九九歌”,而三伏也有“夏九九歌”,其歌曰:“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这夏九九过后,就要穿棉衣了。时光竟是这般的一去不回头。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酷暑难耐到冰雪严寒,许是弹指一挥间。

    时光总是在我们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偷偷溜走,在我们计较得失的间隙里一去不复返。

    人畏夏日苦,我爱夏日长。抓住这炎炎夏日时光,向阳而立,珍惜光阴,静享清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阳而立,静享清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v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