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用归纳法,试着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抽象化、模型化。这是思维能力起步的重点,即用自己归纳的内在模型来简化外来信息,用最小作用力,求存不求真,可以预测未来。如果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入手,有个方法,就是不断找高手聊天,看高人怎么做;然后每一年结束,都要逼自己把过去一年的认识抽象化、模型化一次。
2.第二阶段:模型有局限性,在总结自己思维模型的基础上,要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学科很多,建议从生物学开始,跨学科学习,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多阅读,而且是精读。只有熟读了经典,才可能理解和吸收其中精髓,否则就会落于一知半解,就会成为妄人。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沉迷于听别人讲,一定要读、读、读书!围棋定式,就是顶级棋手的工具箱,基础学科的基础道理,才是形成思维模型的工具箱。
3.第三阶段:学了思维模型的知识,还不能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除非通过刻意练习,才能把跨学科的知识和自己的思维模型建立联系,才可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如果能够在模型A和不同领域的模型B之间,识别出共同点、相似性,建立连接,才可能推进自己的认知。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把跨学科的思维模型提炼出来,找到相互之间的关联点。比如芒格的格栅理论,又比如《世界观》提到的拼图模式,还有类似联结主义的节点模型,用进化论来看待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每年都要淘汰一个或几个,最后留下十个左右。这也是傻X速率的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