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姐姐!我发现你的文里有个地方弄错了!”
截图、标圈、甩图,急急忙忙地发过去,心里都是成就感。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像小学生一样——姐姐,快,表扬我,表扬我!一个满脸都是期待的迷弟。
“恩?”姐姐的反应很平静。一个从来波澜不惊的姐姐。
咦?我标得那么清晰,难道姐姐用的没问题,是我弄错啦?我的内心有点打鼓。
“就是,额,有两个问题。姐姐在文里,那句话用的是‘清冷而蔑视地笑’,我分解一下:1、清冷的笑,清冷是形容词,形容词后面应该用的;2、蔑视是动词,好像不能作定语修饰动词笑,改成轻蔑会不会好一点?”
应该说清楚了吧,内心略微轻松。
“清冷与轻蔑,语音撞了,全句的节奏和语感会被破坏。”
“清冷,清淡冷漠,已从形容词转副词的词性了。”
“蔑视是轻蔑地看,是指可是状态下的笑。”
姐姐发微信,从来都是一句接着一句,条理清晰简单直接。当时就把对语法一知半解的我唬得一愣一愣的,内心的那点小九九也被打击得无影无踪。
但我还是不死心,内心的期待岂能轻言放弃。
“按姐姐的说法,是不是变成了副词加动词作宾语呢?动词好像不能做宾语吧?”
这是我绞尽脑汁最后的挣扎。
“小糊,这里的笑,是谓语啊……”
“他,主语;回笑,谓语。”
“他回了我一个笑。他,回了一个笑,给我。省略的宾语是我。”
姐姐的话很简单,为何我感觉到了浓浓地恨铁不成钢之感。
失败,满心欢喜地找了个错,结果还是自己找错了,又在姐姐面前丢脸了……
“好的吧。(捂脸)”尴尬的退场。
三日后
姐姐又更文了,终于找到了一个错别字,哈哈,开心ing~
“(抱拳)”
“哦,小糊啊,说一下那天的词,我这两天忙疯了,一直忘记跟你说。”
“在跟你说完之后的当天晚上,我翻了下现代汉语词典,然后又翻了下康熙词典……(捂脸)”
“对于我那天的‘奇思妙想’,它回了我一个清冷而蔑视的笑……”
“主语:他。谓语:回。而宾语,应该是笑容,这里的笑是名词。”
“那么,清冷是形容词,对笑进行修饰是正确的。”
“我重点看了看蔑视。蔑视,轻蔑地注视,的确是一个程度副词。但是,当它的释文为‘轻蔑地注视XX对象’的时候,以古代汉语词性转换,它在此处可用作形容词,与轻蔑同处。”
“但如果换成轻视却不可以。轻视在词性上无可逆转,只能作动词,也就限定了副词词性。”
沉默。
“额……姐姐好专业,容我自己再去回味回味~”
那个,姐姐好像是在讲我说得对,对不对?(捂脸……)
附赠很久以前总结的姐姐勾搭指南(嘿哈):
女神姐姐是杀手
改文就是要动刀
杀手动刀要银两
银两等于冰淇淋
很多很多冰淇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