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是教养出来的》一到三
是跟着幼儿园读书会读的,0-7岁主要是要孩子身体多多运动,还没到发展脑的时候。0-7岁要发展生命觉、触觉、运动觉和平衡觉。看过书我觉得小夏的触觉有些缺失。
2.《阳台上种菜》我的小小梦想之一,在厨房种菜,绿色健康,拔下来直接做了就能吃,看了书,还记了好多几月种什么菜怎么播种,梦想实现了一半,盆买了种子种了,就是长不起来啊,就把盆给卖了。
3.《每周工作四小时》
确定几件影响收入的重要事情,用非常短和清楚的时限计划。
问自己 如果你有心脏病,每天只能工作2小时(每周只能工作2小时),你会做什么?
如果这件事是我今天唯一完成的事情,我会对今天满意吗?
书中提到的如何快速顶尖专家我也很感兴趣。
这本书太适合我时常翻阅了,我的问题是,每天都觉得自己没有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觉得不满意。
4.《人类简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920/c1be09a1e0ed5006.jpg)
家里贴了一个历史墙书,本来想给孩子讲,却发现里面的东西几乎全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旁边的文字具体对着哪个图,于是开始看历史方面的书,对着墙书和地球仪,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认识这个世界。这本书每一页对我都是思考与震撼。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每一次的进步是节约了劳动和时间,还是带来更大的枷锁?
5.《记事本圆梦计划》不记得具体看完没有,还跟着作者画了自己的人生计划表,应该经常拿出来。
6.《武则天传》前半生是励志、后半生是狠辣。
7.《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如果一生有过这些经历和经验,真的值得了,况且,作者孙一帆是88年,和我同年,却活出了好几个维度
8.《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920/a3d7e373a4791298.jpg)
翻转课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这真的是翻转了现代的教育模式啊,也真的有道理啊。我现在在着手录制的钢琴课是不是也可以靠近这样的模式。
学生如果想要掌握更高难度的知识,就必须深入理解最为基本的概念。想起四月参加的双语钢琴教师培训,听到最多的词就是Review。此后我在我自己的教学中也更重视Review。
9.《激荡三十年》1978-2008 中国三十年企业史,生在这个时代必须要看的,听说又出了激荡十年,讲08-17的,也要看一看。
10.《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小说的形式写的,真的很好看。人真正的能量应该是向内寻找的,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呼吸,散步,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11.《我的工作是母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920/672b0908b5359182.jpeg)
蔡颖卿,很向往这种安宁的心态,真正会生活的人,她的书陆续在大陆出版了好多,明年再读一些。读这本书的那天很有纪念,那天是我的生日,我陪刘先生去面试,我在车里饿着肚子几乎看完了一本。
12.《极简欧洲史》欧洲史当然是一件很深奥的大骨头,不过,能写的让人看进去还蛮有趣不枯燥的就是好的历史书,看了极简的欧洲史,起码以后再看到希腊、罗马,都不陌生,和西方音乐史的进程也有很多联系,再对着我的墙书,查理几世的看下去也还有点意思。
13.《红楼梦》是听的《蒋勋细说红楼梦》,喜欢得不得了,停不下来。从七月开始听,听了整个后半年,每天送完孩子的路上,做家务的时候,跟着他们又经历了一次青春王国,蒋勋讲到80回,进度很慢,听完再听其他一些网课的音频根本听不了,太快了,太机械了。现在又听80-120回的原文的音频,还是俗人还是想知道大结局。
14.《明朝那些事儿》1-3,这套书打算看完,跨年了。边看边记,还画了时间轴,要不然真的就跟小说一样忘掉了。还写了文章记录。发现了还有评分很高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就让明朝的这几百年陪我过吧。
对自己的2017年读的书还算满意,虽然跟大神们动辙四十本一百本比起来少的可怜,但对我自己而言,今年开始有记录地看书,都有做读书笔记,都是精读的,也形成了我的一些认知。打算2018年可以再加点轻松的,分成几个方面来读,亲子、历史、社科、音乐、生活、小说。
现在想读list里有:
1.穷查理宝典
2.丝绸之路
3.万历十五年
4.贝多芬传
5.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6.游戏力
7.超级版图
8.一路走来一路读
9.泛若不系之舟
10.咖啡苦不苦
11…
…
会不断调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