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237/300】
2022年2月5日
假期看了《历史的温度》,历史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背后是有温度的故事和人。
以前特别不愿意看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历史,觉得那是一段伴随着屈辱与动荡的年代,所以知之甚少,这次看《历史的温度》,透过每个小故事,添补了一些些空白。
家门口的水塔山,山上有一个一炮成功,整个山是一个公园,只要愿意,每天都可以上山去锻炼身体,呼吸负氧离子爆棚的空气,孩子小的时候,每个季节都带他去山上转转,看看一炮成功的炮台,还有那个立着的雕像,其实对真正的历史并不了解。
这次读了《历史的温度》,知道了左宗棠,花甲之年,抬着棺材出征,收复新疆,就是我现在生活的这片土地。再来山上转转时,内心就会升腾出感激与敬仰之心,如果不是他力主收复,这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6土地面积的新疆就会从中国版图上失去,想想心都会痛啊。
1864年,新疆爆发了回民之乱,阿古柏成了全疆的霸主,建立了“洪福汗国”,并且在国际上得到了英国和俄国的认可。
当时作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不断要求收复新疆,在困难重重下,朝廷同意了西征。
出征前左宗棠制订了“缓进速决”方针。
缓进就是,不准备好不打 。他明白,远征新疆,山高路远,军队若人数过多,不仅耗粮惊人,而且素质参差不齐,日久容易兵变。于是下令:凡是不愿意参加西征的,一律给回家路费。要留下来的,必须是精兵强将。经过一番筛选,左宗棠最后筛选出了6万精兵。
准备好以后,就是“速决”,这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没有钱,必须速战速决,越拖越打不动。出征经费预计1000万两白银,朝廷只能给出500万,但允许他借款,左宗棠当时找到“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上海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有了粮,有了钱,左宗棠随即把6万精兵武装到了牙齿。
1876年,西征军誓师出关,左宗棠命人抬着棺材出征,以示不收复新疆决不生还的决心,并最终于1878年,取得西征大捷。
但当时伊犁被沙俄占据,左宗棠说: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自然也别想得到。1880年,68岁的左宗棠再次率军西征,号称“王师四万”,屯兵哈密,为前方谈判的曾纪泽做军事后盾。最终,俄国把已经煮熟的鸭子再送回去。
1884年,在左宗棠的反复敦促下,清王朝正式设立“新疆省”。一年之后,左宗棠逝世。
知道了这些历史,再看这个雕像,真的不再是冷冰冰的一百多年前的一个钦差大臣的名字,他是应该被后人铭记的。
雕像背后是一个炮台,是清军在一次战争中,只用一炮就成功战胜,故名“一炮成功”,现在已是公园里的一处景点。
雕像背后的左宗堂简介,把历史与生活关联起来,它就变得有了温度。
从家门口出发,走到一炮成功,KEEP记录刚好2公里,以前很少来,锻炼之后,来的多了,觉得有了念想,至少会走到这里,再绕着小广场走几圈,压压腿,返回到家,刚好5公里,一天的运动量也够了。
阳光很好,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玩耍,感恩每一个守护这份宁静与美好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