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日记
【旅行日记】记一次有趣的藏民家访

【旅行日记】记一次有趣的藏民家访

作者: 知了唤醒了夏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22:35 被阅读0次

    在藏族,女的叫卓玛,男的叫扎西。

    藏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他们皮肤很黑,身穿藏服,热情好客,我在巴拉格宗的时候有幸近距离地接触了他们。

    那天,当我们到达巴拉格宗的山水大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进来的有段路因下雨导致山体滑坡,等了两个多小时道路才畅通,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庆幸。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山体滑坡,落石快有一辆小车那么大,光是想想就叫人后怕,幸好没有人员伤亡。放好行李,安顿好一切后,导游便带我们参加藏民家访活动,我们心中是兴奋不已。

    我们走进一家藏族大院,一进大门就看到已经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游人在里面等候了,门口站着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看到我们就马上给我们每个人带上了一条长长的白色丝巾,他们说这叫“哈达”。回来后通过查找资料才知道,原来“哈达”是藏族人民用来表示对你的欢迎、喜爱的一种礼节。入座后,对桌子上的每一样东西我都充满好奇。桌上摆着许多小吃,有青稞面,炸青稞小米,香香的奶酪、青稞酒,还有味道非常纯正浓厚的土鸡汤面,那味道至今回味无穷啊。哦,对了,还有那烧鸡味道也不错,两个人一只烧鸡,更加体现出藏族人民热情好客,来了客人,拿出最好的来招待你。

    待全部入座后,藏民的歌舞表演就开始了。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最先出场的康巴汉子的舞蹈让人顾不上手里的烧鸡,目光随着他们的步伐而移动。

    美丽的卓玛为我们倒满酥油茶,教我们做“糌粑”。我把青稞面放入酥油茶中,加点白糖,搅拌均匀,成了一块灰色的面团,然后放在手中揉起来,自己想怎样揉就怎样揉。那主持人格桑说,检验你的糌粑做得好与否就看你的碗干净与否,碗越干净,说明你的糌粑做得越成功。其实吧,我觉得这并不是衡量糌粑好坏的唯一标准。我做完糌粑后碗里并不是特别的干净,但是糌粑味道还ok啊。我算是琢磨出来了,做这糌粑啊,最主要的就是把握好青稞面与酥油茶的比例,不要太稀或者太稠,做出来的糌粑都还好。对了,要记得放点糖,不然会很难吃。那主持人还打趣道,手越脏的人加的料越多,做得糌粑越好吃,还让我们先去上个厕所不要洗手,说这样做得糌粑才够味,才好吃。

    我们就这样边吃着眼前的美食,边欣赏着面前的歌舞表演,快哉乎!时不时有人上台把自己脖子上的哈达献给台上表演的人,只能说我们这些游客被藏族人民们带得热情高涨起来,扎西脖子上的哈达一条又一条,幸好他们对此是应付自如,仍然能将节目进行下去。我也上去把自己的那条哈达献给了那个情歌王子,当我把哈达挂在他脖子对他说扎西德勒,他回我一句扎西德勒时,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藏汉一家亲,那一刻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地域之分。

    歌舞表演过后,幽默风趣的主持人让我们来玩个互动的小游戏。现场请了几个卓玛和扎西到舞台上去,那有几套藏族的服饰,三分钟看谁穿得最准确,赢得有奖品,输的有惩罚。主持人一喊开始,台上的人赶忙抢到一套服装穿了起来。由于都是水又族(我们导游的说法,汉族她称为水又族)居多,拿到衣服后顿时摸不着头脑。三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主持人一喊停,台上的六个扎西卓玛一字排开,扎西的穿得勉强可以,只有一个扎西前后穿反了。台下的我们起哄,这扎西特爽快地接受了惩罚——喝了满满三大杯青稞酒,真是勇气可嘉。那青稞酒我抿了一小口之后就不敢再碰那杯子了,好烈,在我看来,比那章贡王的白酒还要烈上好几倍。

    可能是藏族卓玛的衣服较于扎西的更难穿得缘故,几位卓玛的表现稍弱于扎西。主持人幽默地说有两三个卓玛看起来像是被鬼子糟蹋过一样,但最后还是给每位卓玛配了个扎西,以示对她们的奖励。

    藏民家访活动随着互动游戏的结束也告一段落,但活动依旧还在继续,没有结束。院子里燃起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这美好的时光,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步伐统一,看似随意,却是很有节奏。我们跟着他们,在这个晚上尽情地释放自己。

    以前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少数民族,在藏民家访的整个晚上,喝着青稞酒,吃着烧鸡,欣赏着藏族歌舞,鼓掌为每一个节目叫好,疯狂地跺脚声里,让你忘了年龄,忘了烦恼。

    最后,用我学到的一句藏语总结这次藏民家访活动:亚雄亚雄亚亚雄!

                              (写于2016年8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日记】记一次有趣的藏民家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c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