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起来心情非常沉重,它让我想起了“包丽案件”。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包丽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送医救治期间被宣布“脑死亡”。相关聊天记录显示,包丽自杀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丽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并留下病历单、做绝育手术等一系列要求。包丽母亲认为,牟林翰的折磨是导致包丽自杀的主要原因。
包丽自杀事件的曝光,引发舆论对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控制、PUA、字母圈(虐恋)等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为“搭讪艺术家”,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目前PUA多指在一段关系中一方通过言语打压、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
我在网上查找了PUA的五个阶段,竟然与“包丽案件”一模一样:
1、建立吸引
这一步是五步陷阱法中的第一步,也叫“好奇陷阱”。这一步正是利用人的好奇心以引起女孩注意,具体的做法是:构建一个虚拟的身份,这个虚拟身份要足够全面和立体,从虚拟身份的姓名、职业、重要经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要符合吸引女孩的要求。
为什么要用虚拟的身份呢?是为了能够干净利落地甩尾,利用虚拟身份的便利可以轻松摆脱女方的纠缠。
这一步其实就是陷阱的开始,一旦你被眼前这个虚拟的极具诗人气质或帝王气质的男人吸引,你就已经开始沦陷。
2、引导探索
这一步也叫“探索陷阱”,是引导被吸引的女孩对其进行隐藏属性的探索。
比如这个男人选择的是帝王模式的虚拟身份,平时是一副坚强、刚毅的样子,但等被吸引的女孩去进一步了解,发现其实这个男人并不像平时装出来的那样坚强,内心也有非常柔弱的一面。
这个男人会利用隐藏属性,赚取女孩的心疼指数,让女孩产生一种想要呵护他的心理。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即达成女孩对其印象的颠覆。
第二步以展示脆弱内心的方式,赚取女孩的心疼指数。
第三步制造唯一特殊性错觉,也就是说当在女孩面前展示了脆弱之后,告诉女孩:“答应我,我不想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些事情……”
3、暗示着迷
为什么是暗示着迷呢?虽然经历了前面两个阶段,女孩已经陷入进来,但是女孩并没有想要对眼前这个男人采取什么攻势。那么暗示着迷的作用就是,暗示女孩对其进行表白。
女孩通常在暗示话术的引导下,会不知不觉地暗示自己:“我真的喜欢他。”
这一步主要通过话术来实现,比如:
“你不要这么关心我,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人。我不想别人对我好,因为我害怕自己会感动。以前当我有心事的时候,我会对着矿泉水瓶子说,随后把水倒进泥里,再把那块土埋起来。今天我是因为喝多了,才会跟你讲这些,所以请你一定不要告诉其他人。”
4、价值摧毁
这一步中,男子虚拟角色的对女子的态度会变成失望、极端鄙视、冷酷无情。男子会将女方的错误无限放大,并将其牵引到自己的契约之中。
或者给女方戴上一顶很坏的帽子,比如说女方是个浪女(牟林翰反复强调包丽不是处女),是骗子等等。
当女孩面对这些指责委屈心碎的时候,男子会进一步对女子进行强力摧毁,让女孩更加崩溃、自责。
因为这一切都是女方一个小错误引起的,所以当男子对女方进行强力摧毁之后,在往后的生活中,一旦女子遇到引起她小错误的那个情景,就会永远记得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相当于在心中种下了一个“血腥心锚”。
5、情感虐待
到了这一步,其实女方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等待她的,将是无穷无尽的心理摧残和情感折磨。
北大女生包丽就是陷入了情感虐待中,虽然包丽男友显然不是一个PUA玩家,但大家一定要知道,即使一个男人不是PUA,也有可能渣男。即使一个男人不是PUA,跟他谈恋爱也有可能会步入情感折磨的陷阱中。
区别就在于,PUA对你的折磨,是技术性的,他本身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普通渣男对你的折磨,在折磨你的同时,他自己也痛苦着。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幸存者扎娜(Dzana)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会被自恋者盯上,是因为我们身上有他们垂涎的美好而富有人性的一切。我们能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喜悦和悲伤,他们企图从我们这儿吸取生命的能量,最后榨干我们的生命力”。“自恋者之所以找上我们,是因为我们是能照亮他们的黑暗的光。无论我们如何容易受伤,我们都依然保有豁达的特质——同理心、同情心、情绪智力和真正的自信——这是他们徒有其表的脆弱自负和虚假面具永远望尘莫及的。”
《不被支配》是一本真正的反PUA宝典,作者提供了让受虐者成为自恋者克星的方法,摆脱施虐者的途径,以及受虐者如何走出情绪虐待的陷阱,建立自我内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指导意见。
对于那些在童年就经历过被支配和情绪虐待的人来说,他们大多会在之后的人生里周而复始地与同一类型的有毒人格交往,并经历漫长的恶性循环。
本书的作者就曾遭受了自恋型人格的情绪虐待,然而当她拼命摆脱后,又与一个同样的自恋者建立了一段破坏性极强的有毒关系,甚至在作者身边类似情况的朋友都逃不出这个循环。
作者花了很多年去尝试各种疗愈和自我关照的方法,最终找到了帮助自己重新找回力量的途径。而在疗愈自己的过程中,她也真正明白,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拯救自己。
这本书是她为所有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写的心理自救指南,鼓励所有从自恋型虐待中幸存下来的人,开启不被支配的自我关照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