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父母常常说道,谁谁多么的努力,你看人家考上了名牌大学,而那个时候,我只是一名二本的学生。职场中混迹,接触也多是那个技术的能手,专业的行家,听闻他们对照着PPT,口沫横飞,一个个道理信口张来,毫不费力。接触社会,原来社会上也多的是能人,各个领域的大咖,多少多少的粉丝,他们的观点新奇时髦,雷人,使人敬仰。
世界上这么多的牛人,看来我无论处于怎样个区域,大抵只能是个无名小辈,角落里沉默寡言才好,常常的一种反差浮在自己内心,世界大千纷纷扰扰,看来我难以出众。
生活的目标一旦附上了高光,我的自卑心理常常起起落落,阴云一样笼罩自己的身边,或者在大多数的时光里。
直到有一次单位的一名业务大咖,工作闲余之际过来聊天。
“像你这样悠闲的生活,才是我们羡慕的状态。”
言罢,道出了业务熟稔之下的窘境,原来,除了小众领域的成功,其他的多是自己的担忧,因为趣味的空乏,8小时之后总无所事事。
“你自己的一本书,就能让你清静,清闲,生活轻松,有时稍微的流露出满意神情,才是舒心的时光。我可学不来。要不就是三五个朋友,酒馆里一泡,回家倒头就睡,不知道自己过的啥滋味。”
我不免想到了《瓦尔登湖》,那个幽静山山林前的平静湖泊,流淌在梭罗心里的平静,就如同眼前的水波不兴模样,无人打扰,简单,单纯。
在这个社会幸福评价标准一下被无意间拔高的年代,很多人跟着踪迹试图攀爬上更高的幸福平台,在攀爬的过程中,浑身苍伤遍体,言辞中溢满浓烈的物化追求。
我感受不到其中快乐和幸福的存在,而比之于我,一本书、一隅书房角落,外面也许天空阴沉,书中的智慧、奇妙常常的将我充实的特别自足。
这是我心中向往并且已然抵达的瓦尔登湖,我可以终日不出大门一步,但是享受舞步的律动;没有琳琅满目商品街道的氛围,却能够看到满目的葱茏景致;缺乏酒肆茶馆高声的喝唱附和,但一样豪迈历经朝代的岁月烟云。
我喜欢营造自己的瓦尔登湖旁小屋,车马尘嚣听闻不到,遭遇不到耳边呼啸的消防警车,不会听到那种呼啸声音,取而代之的只是长空里远处的鸟鸣,或者舒缓的风声,嘀嗒的雨声,这风声、或者细雨声,却具备了魔力,能够穿透山谷、满眼绿色,一帧一帧的沁入心肺,和着读书的目光,合奏起古旧朝代的乐章,或者像是心灵的呢喃在轻声的倾诉。
终于在我祈求自己岁月荣光和碰撞里,像瓦尔登湖一般,找到自己的内心归宿,没有了吵杂的台上讲演,满口言不由衷的说辞,避开了亲戚、朋友的你我抬举,湖边的房舍里,放上极少使用的椅子,留给孤独、友谊和交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