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书会开办开办以来,我收到了大量的咨询,其中,关于育儿的问题也有数百余。我发现,懂育儿的家长之所以“懂”,其实是掌握了一些重要思维模式,就像是在育儿路上打通任督二脉,豁然开朗。
这篇文章将讲述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动机思维。
首先,说说什么是思维模式?说通俗一点,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看法,它决定了高手和低手的差距。比如说:
一个围棋初学者看的是每走一步的得与失,而围棋高手眼中,看到的是局与势。
一个股票初学者看的是小道消息和运气,而股票高手看的是公司、行情、社会、政治因素...
那么,在教育领域,高手和初学者,究竟有什么思维模式上的差别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讲述一个关键的思维模式,它是你走入育儿领域的敲门砖,既基础又重要,我把它叫做:
01 行为思维
顾名思义,在行为思维的家长眼中,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行为”,他们心中的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孩子的“坏行为”改造成“好行为”,就算教育成功了。
所以,在他们口中经常对行为进行把控:
“做的好!”
“要这么做!”
“不许这样做!”
我们是否很熟悉这个模式呢?多符合我们的直觉:“你错了,就要改嘛!”。尤其,在中国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传统教育中,处处体现着行为思维的理念。
采取这样方式教育的家长,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更多的情况是,问题行为层出不穷,是改不完的。
这样做的家长好辛苦啊,教育孩子就像打地鼠一样,打压完这个问题,又冒出新的问题。
即便是那些非常“勤劳”的家长,把孩子的种种问题都改造了,终于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带出去跟街坊朋友炫耀的好孩子,但其实,背后也埋藏着隐患:
奉行“规则”的隐患。试想一下,我们让孩子遵守的那些规则,是通用的吗?我们是否曾经困惑,我们教孩子不许打人,那他以后要保护自己的时候怎么办?我们教孩子玩具要分享,那他以后不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又怎么办?当然,你可以继续细化你的规则,但这些规则都太过死板,根本无法应付人生的复杂。只要多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行为规范,都可能成为教育中的助力,但更会成为束缚和教条。
奉行“模板”的隐患,我们都期望孩子的表现优秀,接人待物彬彬有礼,自律又有主见。我们恨不得把孩子塞进这套优秀的模版,让他赶紧变成这样,但我们可曾想过,这些优秀的品质,可都不是通过“修理”而形成的,而是其他因素发挥着作用——那是内在的自信、自爱、自尊的力量。家长的眼光若是太浅,太急,就只去改造行为,而这反倒会破坏了孩子内在的优秀品质。
人不是机器,从来都不是能直接改造行为就能良好运行的。
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孩子,或者了解人的成长,需要新的思维模式,于是,很多家长通过学习和自我成长,把关注点从行为转移到内在,具备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动机思维。
02 动机思维
具备这种思维的家长,眼光就没那么简单了,他们在教育中,展现了一种从容的姿态,你会很少看到他们不停的唠叨,不断的纠正和指挥孩子,甚至即使孩子犯了错,他们也不会被愤怒带跑,反而会温暖又不失坚定的处理着各种问题。
他们如何做到这样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目光不会聚焦在孩子的行为上,而是在动机上,所以,他们不会被孩子的行为所吓倒或激怒,而是带着好奇来探索孩子的动机。
那什么是动机呢?
有人用骑着鲸鱼的孩子,来比喻行为和动机,我认为非常贴切。
可以看出,这个骑着鲸鱼的孩子,他是不由自主的,他身下的鲸鱼决定了他的方向。这个水面上的孩子,就是我们容易看见的“行为”,而这只水下的鲸鱼,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动机”。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经常骂人且屡教不改,让你很抓狂,其背后的动机是:
我们如果通过训斥、讲道理等各种方式,让孩子改掉了骂人,但仍会有其他问题行为出现。
正如上图所说,只解决行为,没解决动机,那这些动机就像是没有燃尽的火,一旦有条件就会燃烧,从而得以发泄它的能量。动机,就如同鲸鱼,巨大的力量和惯性,冲撞着我们忍不住做出一些事。
具备动机思维的家长,会看见孩子背后的鲸鱼,就去满足这只鲸鱼,这样一来,孩子内在的动力系统变了,问题行为自然解决。
由此可见,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动机思维的家长并不会厉声呵斥:“你这样不对!”,而是心中升起好奇:“孩子内心正发生着什么?我能怎么帮助他呢?”,这也是他们能做到从容不迫的原因吧。
接下来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看到动机呢?如果你去问孩子:“你的动机是什么?”,他们是不会告诉你:“妈妈,其实我正在求关注!”的,他们只会继续用恶劣的行为表现给你看。
这并不是说孩子们太狡猾,大家想一下,隐瞒动机的不仅是孩子,我们也也经常隐瞒啊。有时,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往往内心在渴望对方的爱;有时,我们硬撑着去对抗别人,其实内心在掩饰自己的弱小。
动机这东西,太擅长掩饰了,掩饰的连我们自己都自己被骗了,我们需要具备一些觉察力,才能和自己坦诚相见,抽身看见自己真实的动机。而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也只是骑在那只鲸鱼上,习惯性被喜怒哀乐带跑而不自知罢了。
这么说起来,貌似具备一双看到动机的眼睛还蛮难的,的确,它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人通过学习心理知识,有些人靠自身的悟性在生活中觉察,慢慢的,他们具备了能看到动机的眼睛,变得更敏感,更懂了自己,也更懂了别人。
那接下来,我在向大家介绍两个方法,助力你获得的动机思维,叫做:
03 坏行为,补匮乏
“动机有很多,多数是用来掩饰和防御我们的匮乏”
我这里说的坏行为,是指打骂人、哭闹、冷漠、叛逆、不合作、胆小、消极、上瘾等等。而不包括仍处于敏感期的孩子的探索和学习行为(如爬台阶、翻东西、玩儿食物等等,具体可以去唐书会的《童年的秘密》去学习),大家要先区分坏行为的范围才好探讨。
对于坏行为,我们要怎么去看背后的动机呢?从人本主义教育的视角,可以给一个总结性的答案:
这个说法,对于学习过育儿的家长并不陌生。《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用“杯子空了需要蓄水”来描述孩子的需要爱的状态。《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也揭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源于未满足需求。
我这里用了“匮乏”一词,我感觉更有一种“长时间缺乏而无力”的感觉,也更贴近心理学的说法。如果你能够从坏行为背后,看到他的“匮乏”,并填补匮乏,可以说,你的教育从此向着良性发展了。
要想更近一步理解“匮乏”的含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心理动力是怎么样变化的。先搞懂一个核心问题:人为什么会变得积极、自律、自信、自爱,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类是这样的动物:我们内在有很多需求,有底层的,有高级的,当一个底层需求被满足了,高级需求出来了,就成为主导力量,此时我们的就升级了,人往往会变的更开放,社会化,更加追求自我实现。
如果,用一幅图来表示,人就好像一个水杯,天然具有追求满足的力量,这力量是积极的,但,首先要满足下面的刻度,才能到达上面的刻度。
举个大家都懂的例子,比如说:
当一个人得到了充足的爱(底层需求),也更容易去博爱他人造福社会(高级需求)。
当一个人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底层需求),也更倾向于去自我实现(高级需求)。
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需求升级的过程: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如果他从自私、防御变的积极、开放又有力量,那多数情况就是他内在的动力变了,高级需求主导了他的身心能量。可以说,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的优秀品质:自律、自信、自尊、自爱等,这些都是来自于高级的需求,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
但在一些教育水平不高的家庭里,孩子的底层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那这孩子的身心动力都在追求这个未满足的底层需求,高级需求就无法出现。这种情况,即为匮乏。
比如说,在家里不受关注孩子(底层需求匮乏),在学校经常做坏事来求关注,他根本无心学习去实现和规划自我(高级需求无法出现)。
以上两幅简单的图,反映了人内在的动力的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这让我们明白了,在人的成长中重要的是“满足”,底层需求被满足,人自然会激发出积极的动力,这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普遍的人性。
我知道有些家长,在自己体验了人生艰苦之后,总结了一些残酷、冷漠、麻木的价值观,并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体验这些残酷、冷漠和麻木,以为可以锻炼其心志,而这种教育其实在制造心理匮乏:
用打骂、恐吓的方式,让孩子自律。
安全感都匮乏了,谈何自律?
用不断帮助孩子的方式,让孩子自信。
自主权都匮乏了,谈何自信?
用不断打压的方式,让孩子积极进取。
自尊都匮乏了,谈何积极进取?
我们都想让孩子的自律、自信快快产生,而同时,错误的教育方式又剥夺着孩子底层需求,制造着匮乏,使得高级需求无法产生,这正是目前大部分教育的问题之所在。
进一步讲,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匮乏状态,是最顽固的,它会融入到性格之中,持续一生。具体对性格怎样影响的呢?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他人,或者用心觉察自己,就会洞察一些端倪:
在社交时,有多少人在镇定的外表下,内心充满紧张和焦虑,就像一个绷紧的皮筋,他们要么忙着证明自己的能力,要么忙着藏着自己弱小,要么忙着注意自己的表现,唯恐别人给自己差评。如此的紧绷,其实是内在的价值感匮乏,因为太匮乏了,所以时刻都在填补,社交时也不得自在,都要对别人的眼光患得患失。而这样匮乏心态,往往不能和别人进行有价值的讨论,因为他们的能量都用来紧绷着去抚平内心的波澜。
乔布斯曾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我认为,他说的正是“内心不匮乏的人”,不需要急于讨要认可和尊严,而更能够把精力用在事情本身的讨论上。
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匮乏:
用黑洞来比喻匮乏心态,真是非常恰当,它会潜伏在你的内心深处,当有压力的场景出现时,那些自卑、自责、害怕、焦虑、患得患失的混乱暴风都来耗费你的精神能量,让你举步维艰。
接下来,我来列举一些常见的匮乏,以便大家在教育中进行反思:
安全匮乏:孩子经常被威胁,有被遗弃的危险,有受到惩罚的危险。
爱的匮乏:家里只有理性的教育而缺乏情感交流,孩子和妈妈不稳定的关系,经常情绪失控的家长,或家里缺少对孩子的关注、理解。
自主权匮乏:孩子没有决定权,家里太多禁令,人与人没有明确的界限,或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又或是家长过于顺从孩子,而没有给孩子负责的机会。
价值匮乏:做事时常被唠叨或指指点点,批评多过认可的教育方式,或家长给予太多的帮助,或太多的浮夸赞扬。
尊严匮乏:孩子经常被责骂和训斥。
看到匮乏后,解决匮乏心态的关键,只在于两个字——满足。当你遇到孩子的“坏行为”,结合自己的情况,坦诚的去审视自己,相信大家也能够发现匮乏,并用爱去填补。
以上就是“坏行为补匮乏”,那么“好行为升等级”是什么意思呢?
04 好行为,升等级
“做好事的人,不一定是道德水准高”
很多“好行为“,背后可能是“坏动机”,或者说消极的动机,而这个消极的动机更隐蔽,更难以改变,对人的影响也更深远。
简单举例,有两个孩子,虽然他们俩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都是写作业,看起来都非常用功,但他们背后动机完全不同:
显然,第二个孩子更自律,学习更用心。而第一个孩子的家长,可要费劲儿咯,要时刻监控他才能让他好好学。
很多“好行为”的背后藏着消极的,或者说不那么积极的动机,这种情况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少见,比如说:
“做错事说对不起,是因为不说爸爸就会揍我。”
“不吵不闹,是因为一会儿妈妈给我买玩具。”
“和别人分享玩具,是因为不分享的人是坏孩子。”
“上课不能说话,是怕被老师发现”
好行为会让家长们满意,但背后动机若是消极的,却又让家长们担心,诚然,这不能算是好的教育,孩子内在并没有形成稳固的优秀品质,只是迫于外部压力才表现好一点给你看的。所以,动机思维的家长们不会就此止步,提升“动机等级”,才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什么是动机等级呢?我们可以把动机从低到高分为六层,具备越更高级动机的人,更具备优秀的品质,也更有内在的力量。六层次分别是:
一个好行为背后,动机都能归属到这六个等级中。比如说:一个孩子帮助了班上一名受伤的同学。这个是典型的好行为,但背后的动机可能是以下一种:
1、恐惧:我如果不帮他,他会打我的,老师也会骂我的。
2、利益:我妈知道我做好事,会给我买玩具的。
3、求表扬:老师知道了一定会表扬我,给我发小红花。
4、守规则:老师说了,我们应该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同理心:看见他受伤,我的心里也很难受。
6、自我实现:这是我做人的原则,我做好事无需让别人知道。
当然,一个行为背后也可能是多个动机的混合,比如说,孩子即要被表扬,也要守规矩,同时也可以得到物质奖赏。但总的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处于低等级动机做事,那就无法形成自信、自爱、自尊的优秀品质,那么我们的教育是要审视的。
那么,一个人的动机等级如何提升呢?
首先,动机的改变是内在的,是需要体验的, 并不是靠命令、讲道理、训练而达成的。
很多人的动机升级,是有了新的体验。比如说,一个孩子分享玩具,是因为不分享妈妈会责骂,他就这么机械性的分享着。有一天,当他分享时,对方回馈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并真诚的和他说谢谢,这个孩子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成就感,从此,他分享背后的动力,不在是机械性的“听话”,而是带着爱的“同理心”。动机就这样经由体验而升级了。
这么说起来,动机貌似会自己升级啊。其实,刚才的例子是个良性的又自然的情况,而更多的情况是,人的动机在和环境做对抗,环境不变,动机也会僵住无法改变,对孩子来说,环境就是家庭。
你的家庭在鼓励什么?在赞扬什么?在唾弃什么?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会触怒权威而引发大战的?家庭环境的这些因素,是对孩子的一股强大的塑造力量,“逼迫”孩子内在的动力停留在某个等级之上。
而这个动机等级,也许会成为他未来人生的瓶颈,经常处在低等动机的人会形成惯性,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年人,有多少人习惯性用低等级做事呢?
做一份工作,有的人是怕被责骂(恐惧),有的人只为了糊口就行(利益),而有的人是为了追求理想,让自己成为心中的那个人(自我实现)。
同样是做慈善,有的人大肆炒作,为自己或公司赚取名利(利益),而有的人是慈悲为怀,同理众生的苦难(同理心)。
甚至是结婚,有的人是为了摆脱社会对剩男剩女的评价,有的人也没想什么,只是听爸妈说,这个年纪就该结了(守规则)。
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有机会和他们在咨询室长谈,你会发现,这些动机的形成无不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好像,家庭这片土壤,就会长出这棵动机之树啊。
当然,读到这里,如果你对自己的生命也产生了一些反思。我要强调一点,人的动机是可变的,即使我们成年,也依然可以在人性层面进行成长,原生家庭是障碍还是资源,这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成长了,这也是唐书会正在做的工作。
话说回来,对孩子来讲,动机等级的提升,重要的是改变家庭环境,改变我们自己。接下来,我分别描述各级动机等级的成因,什么家庭结什么动机的果子,以便大家能自我审视,并作出改变:
多形成于惯用惩罚(恐惧)和奖励(利益)手段的家庭中,虽然纠正了孩子的行为,但在这两种动机下做事,根本谈不上什么“自律”,当恐惧和利益消失了,这个孩子立即就不再做好事了。
多形成于惯用简单表扬(听话、乖)的家庭中,运用这类动机的孩子,虽然也能持久的表现良好,但动力都来自于外部的评价,所以,做起事来,内心往往缺乏力量,或陷入自卑或者自大的不稳定状态。
多形成于以规则为中心的家庭中,处在此类动机的孩子们,虽然有规矩,但因为家庭中缺少了情感包容度,很多负面情绪不能被接纳,所以,孩子们做事容易刻板教条,缺少了创造力,以及人性化的、灵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同理心是一种人性中本身就存有的善的动机。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一个家庭中,处处体现着共情、理解、接纳的氛围,每个人可以自由表达感觉和情绪,并有明确的责任界限,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大多具备这种善的动机,他们做事遵从内心的感觉,甚至可以超越规则去创意性的思考。相反,如果一个家庭中太多死板的规则,也不能自由的表达想法和情绪,人与人之间界限模糊,责权不清,经常纠缠,那么孩子的做事动机,也很难到达这个级别。
拥有此内在动力孩子,做好事不是为了利益、表扬、规则,甚至也不是为了同情对方,只因:“我本如此”,颇有些“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意味。自我实现,是一种浩然的内在力量,这力量滋养着自信、自爱与自尊,也是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这种力量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这第6级动机不是教出来的,只要你告诉孩子:“你要做好事”,孩子听你话而去做事了,他就会陷入低级的动机中(求表扬、守规则、听话)。
既然第6级动机教不会,那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种自我实现的力量多源于文学、艺术等美的熏陶,孩子发现了美的世界,体验了美的感动,他内心暗自与这世界达成了约定:
“我要成为如此美的我!”
第六级动机,说起来很抽象,但我想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
05 结束语
我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惯性思维太过强大,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但我们之所以学习,便是突破的思维惯性的舒适区。
常用动机思维去思考,不仅有利于孩子,你将会发现,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他们的动机都呈现在你眼前。
然后你会看到一个选择:
你是继续改正他们的行为呢?
还是满足他们的匮乏的动机,让爱流动起来呢?
推荐加入唐书会阅读计划,一个能系统提升育儿思维框架的读书会。点击下方图片参与。
如果你的成长不止步于育儿,希望生活全方位的改变,成为自己,请点击下方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