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娟
“现在的学生真辛苦!每天学这么多课程,还有做不完的作业!”
“是啊,每天七点钟就要起床了,吃早餐都是匆匆忙忙地赶着呢!每天都这样,多么辛苦!”
“书包比人还重!每天都这么背着,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辛苦啊?”
“……”
一说起学生的苦处,很多人都吐槽。可是,我发现说辛苦的大多都是家长在说,而孩子们却极少说“辛苦”两个字。这一现象真让人深思呢!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早上6点45分就要做早操了,我印象深刻极了!每天早上妈妈5点钟起床煮早餐,我6点钟准时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爸爸骑着自行车搭我上学放学,到了三年级,就要自己学骑自行车,因为到了四年级,就要晚自修,不能再靠爸爸接送了。我们去学校的时候,有时天还没有亮呢,路上,晨风凉凉的,吹得人的脸上都有点刺,同行的人很多,我们总能听到丁零零的单车铃声,和小伙伴们快乐上学的招呼声。除此之外,一切都显得特别的静谧。到达学校后,我们放下书包,立刻集队到操场上去做早操了。到中学之后,这个规定仍然存在,而且还加多了一条:跑步,跑400米。跑完后还要听校长训话,每天如此。当校长训话的时候,虽然早晨的露珠仍然像珍珠一样挂在草尖上,但是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太阳的热情,照在我们的身上热哄哄的。
然而,这一切是多么的自然啊,仿佛本来就应该如此似的,从来没有听过我们的父母抱怨过学校的规定,也从来没有听过同学们叫过一声苦,而我自己也觉得学校的安排是对的,它不正是在印证“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一句话吗?当我们运动完后再进行早读,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多么饱满!
读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要晚自修了。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要到图书馆磨磨蹭蹭后才回到家,回到家时,妈妈早已煮好了饭。吃完了饭,就要洗澡洗衣服,晾好衣服后,就推着自行车回学校了。晚自修时间是从7点半开始,而我总是掐住时间安排好,有条不紊地生活中。两个小时的自修课,让我和伙伴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地聚在一起玩乐。那时,没有一个伙伴会说,这是苦的学习生活!
即使到了最紧张的高三,我们仍然是充满快乐的。一到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们就会到教室里赶我们出去做运动,他们总是故意严肃地拦下脸来,大声地说:“你们赶快出去,不要呆在教室里!多锻炼!”可是,仍然有同学不挪屁股,大叫起来:“老师,我算完这一题再说!”有的干脆拿出题目和老师讨论起来。最特别是周六和周日,这两天是法定休息日,几乎全班同学都一如既往地回到教室里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没有老师在场,整个教室都是安静的,偶尔会传出几个压低嗓音进行讨论难题的声音,过后,教室里陷入了只听到翻书声和沙沙写字声的寂静了。
没有休息日,但是我仍然没有听到一个同学叫苦!也没有听到我们的家长们说过一声苦!仿佛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仿佛一切都是本该如此!
我现在回过头来体味着那些的日子,心里充满了感激!是那样的早晨让我充满了力量,是那样的夜晚,使我充满了斗志,是那样无数个快乐的学习日子,充实了我的少年和青春!
苦吗?一点也不苦!因为经过了那些充实的日子,我后来尝到的是甜的滋味。
在一些人的眼中,勤奋的孩子周六周日做完作业后,还在钻研着难题,认为“太苦了”,殊不知孩子正在享受着解决难题的快乐过程,当一道难题经过他苦苦思索后终于想出来了,他内心的喜悦是其他人无法体会得到的;当一些孩子早晨6点钟起床的时候,有些人说“太苦了”,他们哪里知道孩子正迎着凉爽的晨风精气十足地背诵着英语单词;当有些孩子晚自修后还在缠着老师解答问题的时候,有个别的人说“太苦了”,却不知师生之间的讨论甚至争论带给孩子们多大的快乐和满足感!
所谓的“苦”,只是旁人眼中看到的苦罢了,局中人,当沉浸在学习中的时候,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苦的。
爱迪生生活贫困,在火车上做实验差点引起火灾被列车长一巴掌打过去,苦吗?苦!但爱迪生却从来没有说过苦;爱因斯坦长期钻研,没有时间顾及衣饰打扮,苦吗?苦!可是他一点也不在乎;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那是他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努力地钻研着的结果,他苦吗?苦!但他乐在其中;童弟周开始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学校不允许在教室里看书,他就躲在路灯下看,经过他的努力,学习成绩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他苦吗?苦!可是他却充满了快乐……
有人说,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如果我们成年人用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待现在正在读书的孩子,希望孩子们不吃苦,尽情快乐地玩乐,感叹“孩子就应该是玩的、快乐的”,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刻苦的学习其实是另一种快乐的时候,请不要忘了:上帝永远都是公平的,现在的快乐玩耍,终将会变成将来的痛苦,现在的勤奋,一一定会有甜美的回报!
勤奋刻苦读书的人生不苦,荒芜嬉戏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