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书荒一直困扰着我,想看书却不知道入手什么书,于是就在网上闲逛,看是否可以结缘一些好书。可是好书没有结缘到,确无意间被安利了一个平台:典书。据了解这个平台是去年才开通的,除了想让更多人读到经典好书外,典书创始人更是抱着开创书与传统文化交易平台的愿景,希望让更多人在书中找到传统文化的乐趣。看起来不简单,那它具体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下面我就用最常见的几幕为大家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
书荒: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困扰,每次好不容易想要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却是无从下手,早就已经习惯追剧刷短视频的你,已经忘记书香的味道,总是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图|网络你是不是在意识到问题之后为了恶补,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接受安利买了一堆书,却也只是看了一遍或者压根没“临幸”过人家,更别说“雨露均沾”了。家里的书已经躺满了书架你却无从下手,等到需要搬家时才知为时已晚,想卖掉却又不想便宜收废品的(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己心爱的书沦落到论斤卖心里是何滋味),想给书找个好归属,但又不太信任常见的处理方式(卖给收废品的或者二手书店),直接去二手书店又嫌砍价过于麻烦,担心价格太低,毕竟在你书荒时它曾解救过你。
买书:
买什么都想着货比三家,生怕自己吃亏;每次看到一本好书就去查查网上的价格,总是在加入购物车后想再等等看什么时候能降价。等到想起来再去看时才发现已经没有货了,What?这就是现实,贫穷限制了你获取知识的步伐。
“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想要看的书太多,买书花费太高,更不要说一些热门经典的好书籍了,在心底暗示自己去某宝、某鱼看看,可还是不尽人意,看来想找物美价廉的好书还是得看缘分。
图|网络总会有一些书“天生丽质”,苦苦追寻无果,当你已经放弃的时候它又出现在你的视野之内,心里暗喜之余看了看价格果断离开。
当你下定决心淘二手书时,又开始出现新的问题:书籍的品相和卫生安全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即使亲自挑选也未必能买到质量满意的书。
对于我们这些爱读书买书的人来说,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是的典书就是一个为你解决上述烦恼的二手书交易平台,一个寄生于微信公众号的电商平台。我们也知道网上还有其他类似的平台,那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处事原则上,平台创始人坚持每本书实物实拍,为用户展示真实品相。这是典书从创立以来一直在做的事。不同于现有的大多数二手书平台,典书的每本书都是纯人工拍摄,每张产品图均没有进行修图,也不使用任何滤镜,这是二手书行业里,乃至整个二手行业里均比较少见的。
平台截图在书本的定价上,典书主要是依据品相的高低来决定,除此之外,也会根据二手书的题材、印刷情况来决定。印刷量较大的书,价格会低于印刷量小的。品相好的第一版也会比品相好的第二版略高。
在交易模式上,典书创始人更是抱着开创书与传统文化交易平台的愿景,希望让更多人在书中找到传统文化的乐趣。除了以上的硬件外,在服务和购物场景上,典书也在不断探讨更好的方式。典书目前是以微信作为主要的交易平台,至少每月一次的产品迭代,不断优化的交互模式,是为了研发出更人性化、更贴合用户习惯的产品。
平台截图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典书为何一定要给用户展示真实品相,书籍展示加上滤镜美化效果不是更好吗?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更好的回馈用户,给到用户最真实的视觉体验,“真金不怕火炼,好书不怕当面检验!”。由于每本书都是经过挑选的高品相好书,为保留书的真实性,典书不会对书籍进行翻新。
这样做无非是典书把自己的底牌交给了用户,真正喜欢读书的书友也就成为了典书“真诚”的体验者。再加上典书有意的创新平台的交易模式,让用户更多地参与进来营造高质量的二手书平台氛围。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平台既有市场规范,又有社会规范。市场规范指二手书的交易,社会规范则体现在用户体验,平台组织的关于书籍的相关活动。
图|网络社会规范能带来什么呢?举个例子来说,从开放源代码这件事来看,网络平台上有很多人都会主动回应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告诉对方如何修复软件或是解决某些问题,这些网络社区的人很乐意将时间贡献出来,并且并不企图直接的回报,而他们从中获取的却是社会收益,这种东西很难用金钱衡量,但却能建立忠诚度。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各种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工资以外的福利就是为了利用社会规范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甚至谷歌公司也不例外,就可以从中看出强调社会性的一面能营造出的亲善氛围。而社区就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规范的土壤,我们在社区中会看到更多社会性的一面。(举例来自书籍:《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
羊毛出于羊身上,减少了翻新这一环节,典书二手书的价格自然比大部分平台更具竞争力。目前在典书,只有当前书籍的买方与提供者双方可以选择是否交流算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毕竟大家来这里的根本目的是淘书,在这个社交过剩的年代,人们开始感到恐惧和反感,反而那种不期而至和适可而止的小惊喜:知道原来有人跟你品味相同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