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就是想要在一个行业内做到专业,需要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昨天,听到一个新的补充观点,十分有意思。在这个定律中,研究的对象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比如跳水运动员、物理学家、一流的医生或律师等出色的行业佼佼者,从中我们能够看到高效的刻意练习的重要性,能够激发起我们想要从事一个行业的斗志,能够给到我们榜样的力量,给予信念上的支持。
但是,面对“10000”这个巨大的数字,有时候,我们也会怯场,想要退缩,想想几年的时间投入一件事情上,也会有所担忧,不能保证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得住,于是,提前就放弃。其实啊,我们每一个人,不需要都成为一流的专家、奥运冠军或者顶级科学家,大多时候,我们需要掌握的只是基础性的常识与系统的方法,当具备了这两点之后,就能够成为普通人中闪亮的那一员。比如,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0基础入门,当达到60分水平时,就能够应付得了这个领域的常识与主要方法部分;80分水平是属于少部分人的优秀的部分,另外还有自己创新的部分,能够向深度拓展出新知;100分水平只是极个别的科学家级别的,是要引领行业先知,去改变这个行业的高度的人。对于想要进入这一行的人,60分的水平就能够自如地应付,那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在60分水平。有研究数据推论,达到100分水平需要投入高效的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而达到60分水平需要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仅仅是20个小时。没错,从一无所知,到能自如应对常见状况,仅仅需要高效的刻意练习20小时,就能够达成。
当看到从10000小时降低到20小时,我们少不了惊讶,但是,事实上,普通人并不需要都做科学家,达到60分水平,就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自如地应对。当看到“20小时”这个小小的数字时,我们的信心就会大增,每天抽出2小时,全身心地投入这个领域的深度精进,10天就 能够掌握到该领域中可以应对80%日常的技能与知识。
当然了,时间一定不是机械式的重复,是高效的刻意练习。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1.确立目标,分解技能,把自己想要达成的效果清晰地写出来,然后找出达成这个效果的最关键的部分,分解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立即行动。
2.理论学习,找到3--5种学习资源,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视频课程,还可以是跟人面对面的直接学习,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及时总结,反馈,针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根据反馈,进行强化,加深思考。
3.屏蔽干扰,网络等外界的干扰会令人分心,要把这些不良因素排除开,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外部和内心环境,全身心地做这一件事情。
4.练习至少20个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