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周我开始读《曾国藩传》,与他相关的,都有些格外关注。
今天看到这么一句: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这话,更多的是奉劝世人珍惜时间,别浪费自己的生命。
是啊,时间这种无价的宝物,真是求而不可得,太珍贵了。
年少时,只知道纵情欢乐,一旦面对此等告诫,简直是嗤之以鼻。
人到中年了、经历多了、眼界稍微宽了、懂事了,才知道时间就跟命似的,过一天少一天,细思极恐。
曾经听过一个说法:
假设一个人只活到75岁,那么一生其实就是900个月。
你可以绘制一张有900个格子的表格,一个格子代表一个月。
这样你就知道你的人生,如果活到75岁,你现在还剩下几个格子。
如果看到这个表格,其实你会更加感觉残酷。
但这是事实。
时间,真的太宝贵了。
我常常想,就这么一次的生命,如果不能快活,那得是多憋屈。
虽然生活中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快活,但我选择尽量让快活的日子多一些,这样,到老了那一天,也不至于太过遗憾。
就像曾国藩说的,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对于过去的岁月,如论好与不好,我花费的精力也少了,我很忙,忙着向前看,往前赶。
02
老家有个远亲,多年来在家族中,都不怎么受人待见,对他,少有尊敬。
以前我不明白偏见从何而来,直到后来相处了一段时间。
他最大的毛病,其实是太沉迷于过去。
以前他做服装生意,算是有声有色。
可生意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能做一辈子。
早些年,互联网的兴起,加上小富即安,人就容易固守一隅,又几年,生意倒闭了。
现在他给人打工送货,勉强度日。
本来这样也好,可这人言语之间,就是“老子当年如何英雄好汉”。
刚开始大家也不好正面怼他,后来就烦了。
其实,这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就如同曾国藩说的,过往不恋。
过去的,已经是过去。
落魄不要紧,能力低也不要紧,但人要学会勇于承担。
昨日种种,好与不好,已在昨日死,为什么不能抬头看看如今眼前的路?
重点是今天、明天活得好,过去还管它做啥?
03
跟上面这远亲比,我倒更佩服我堂姐。
从哪里论,她都是人群中最平凡的那一类:
没文化,没背景,年龄大,也没啥能力。
可偏偏是这样的她,却在过去十年间,从一个差点回家种地的大龄妇女,生生奋斗成一个承包了上百人食堂的老板娘。
那些年,细数下来,她吃过不少苦。
早些年她开店,从门庭若市到黯然离场;
店没了就炒股,从跟风大赚到血本无归,也就几个小时,却像过山车般惊心动魄。
有句俗话叫“马死下地走”。
要吃饭,就不能停在过去,要翻身,就得好好爬起来,一步步往前走。
于是,两夫妻卖盒饭。从街边走贩,到在家接电话送餐,再到开小店卖熟客,最后到承包一个大型商场百来号员工的一日三餐,她知道往前看,生活才有希望,不然光顾着回头看,一天天变老,孩子一天天大,什么都改变不了。
对她来说,这就是生活的真实面,没有什么诗意,也不知道什么精彩有趣。
对她来说,没饭吃,要想办法先吃饱,吃饱了,再想办法吃得好,就这一个道理。
很多人,想得未必有她这么明白。
04
今天写这两个小故事,其实是想告诉自己,少点感性的烦恼,多干点实事吧。
生而为人,有烦恼的时刻,太正常不过了。
但烦恼没什么大作用,反而会让人越来越提不起劲来。
所以,还不如干点活吧,想想剩下的那些“人生格子”。
哪怕机械点也好、哪怕低效点也好、哪怕慢一点也好,总好过原地不动吧。
烦了,可以烦一会,但记得早点振作起来。
就像我今天给自己找的这个借口一样:
今天不想那么用力写了,那就休息一晚吧,写点不那么“用力”的就好,然后明天好好看好好生活、好好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