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系的虚拟认同

作者: 豆丁豆炒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2:21 被阅读0次

    第一个宠物是一只企鹅,很矫情的为它起了一个超非的名--“释空”,此后,只要QQ一上线,它就跳出来,求哄、求玩,求投食。忘了什么时候关闭的,只是再也没见过。为什么养了那么久,就放弃了,可能是,这么长时间连个围脖颜色都不变,养个活的也该生一窝了吧,太失望了。

    第一个被安利的养成系综艺是《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确实不错,看着自己支持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很有成就感,尤其当自己喜欢的人拼尽全力追逐梦想时,自己都感动哭了。之后便是满地开花的“培养综”,在娱乐工业帝国的打造下,向资本狂奔,模式化的流程迎合同质化的受众,个性化的打造附和差异化的群体。

    养成的基础是万里挑一的聚合,在性格迥异的人设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答案。而答案不是确定的,在一路的陪伴和支持中,客体早已融入到主体之中,并幻化连接想象的准社会关系,在不同的时空勾连跨越的关系网。

    虚拟的自我可以说是非常契合,就像追星一样,颜值、才艺、智商那个不是我缺的,可你却完美的囊括,你活成了我梦的样子,那是一个虚拟到无法抽身的空镜,在自我期许中转嫁信任,对于对方坚持不懈的认可与其说是敬佩,不如说是羡慕的过渡。当然也有这纯粹的可遇不可求的无奈。

    虽然《青春有你2》没看,1也没看,但热搜排行也确实在说明节目效果不错,毕竟有了韩国成团的前车之鉴,或许后来之师也不会差很多。再说,第一季制作流程的成功套路,其模式未尝不是创新的起点。个性化的标配,甚至是精准化的满足,甜美系、可爱风、御姐范总有适合自己的小姐姐。而这期在保留商业包装的模式同时,主体的角色感被放大,外部延伸远超陪伴,更多是自我的成长过程的标签,没有化,并不意味是个体的绝对自我表达,但确实传递了粉丝的认知,在两者的磨合中走向共荣,铸造的是身份的认同。

    如果硬要把娱乐上升到价值文化的高度,不免较吹毛求疵,娱乐终归于消磨时间的产品,获得短暂的快意,只是在泛娱乐化的当下,被资本裹挟的成长真假多少,当潮水退去,赤裸的真相不应该零散收场。

    又养了一只土鸡,除了吃就是吃,还不胖。这种养成系的陪伴除了羡慕之外,还有一种价值的寄托吧!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回归生活,综艺和虚拟的宠物带来愉悦之余,或许还应有些时间抹不掉的成长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成系的虚拟认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iy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