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里走出来的“苏东坡”
几山几水的《四合院》,是一部盛满乡愁的童话,是一本给成年人看的连环画,是一首让人唱着唱着笑、笑着笑着哭的人生之歌。几山几水是杨君伟的笔名,杨君伟是位睿智幽默、宽厚豁达的著名作家。看过他的《四合院》,每个人都会从他遥远的故乡里寻觅到自己的影子,从他甘醇如酒的文字里寻找到人生的知音,从他庄谐并重的叙述里体会到生活的真谛。看过他的《四合院》,每个绵长艰难的人生会增添无穷信心,饱经沧桑的心灵会得到不少抚慰,曲折坎坷的旅途会走得更加从容。
幸福的童年可以温暖一生
苏东坡一生的劫难比很多人都多,但他比很多人都过得从容不迫,除去对人生的省悟,童年苏轼得到的温暖,已经给予他未来面对生命中的波诡云谲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几山几水与苏东坡相差还不到一千岁,他的童年比苏轼幸福,他的人生态度亦如苏轼。
川东北的南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古老的“古集州”经过岁月的冲撞,“名曰‘几水’”,“后因山洪数次偷袭沿河而居的故乡人,天灾水患连绵不断,故乡人咬牙切齿地把‘古集州’更名为‘烂江’。也许山水有情,故乡河秀丽温柔起来,故乡人又取其谐音,更名为‘南江’。”(引自几山几水《四合院》,下同。)后来,以“几山几水”为笔名的这位视南江为故乡的文化人,将生命中的故乡永远铭刻于心。写草书录民歌、拍照片留影像、编文字以记录,用一片深情编制了《四合院》这本给成年人看的“连环画”,给每位念想故乡的游子一个念想,送每位渴望故乡美好的浪子一个希望。
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原乡。祖籍不是南江的几山几水,命运却让他降生在这里。“母亲十七岁走出师范校的大门,便迢迢千里步行到远离故乡的巴山北方的小小县城南江,在四合院里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一头青丝被无数个春秋交替染成了银发,而我们三兄弟就生于四合院、长于四合院。”我一直都觉得几山几水身上有股“调皮”的书卷气,如今才明白,原来他生在学校、长在学校,浸润了书香,熏染了豪迈,增加了柔韧。他像苏东坡一样,人生初始,已经储备了豁达,人性中充满趣味和善良,不管遇见多少人生风雨,他都可以安然渡过。
人生是可以对折的偶数,重叠的年轮和生活的模样一定吻合。一个人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决定了青年时代努力的方向;青年时代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中年时期事业是否成功;中年时期的事业,决定了年老时的幸福。虽然不是绝对,幸福的童年,却可以温暖一生。苏轼如是,几山几水也是如此。
上世纪大革文化命、很多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几山几水住在学校,有知书识理的父母严加管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知识和身体一起成长,记忆与梦想不断复加。小学校旁边作为教师宿舍的四合院,童年的天真烂漫、童稚无邪,随同秋千、木马、铜铃、院舍、阁楼、树木一起刻在心间;饱经人世冷暖的母亲、外婆,盛满悲情的鬼屋、红楼,岁月浸染的石头(不管是鹅卵石还是玉石)、水车,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在几山几水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成为他一生不断汲取力量的源泉。
苏东坡后半生颠沛流离,但他仍然乐观坚强,笑对人生,与他的性格相关;他的性格形成,与他的母亲、外婆家密切相关。回首身后杳无踪,曾经深情去我忧。几山几水亦如苏轼,他依倚自己才气和性格,掩口纳苦,笑对人生。
留住记忆是为了更好前行
一个人浸入骨髓的教育,是一辈子的财富。家庭教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几山几水慈母亦严,严父亦慈,还有一同成长的亲密兄弟,这让他在成人时感叹、省悟“磨炼、独立、自强”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家事虽小,却能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兄弟抬水的闹剧,父亲表格里的“制度永远在门后,永远在心底。”“让我们明白了从小遵纪守法的生活哲理”;在学校攀吊云梯,“悬在空中拼命挣扎时”,“直到中年才悟出一个真谛:嘲笑别人时往往在嘲笑自己”;水车拉水变成自来水管送水,“方发现人心不古”,“人情的冷暖在都市生存竞争的交错中愈演愈烈”;“儿时捉鱼,不知鱼的忧郁,如今在缤纷的大都市,被人捉方知其滋味”;年少时盘起一条腿“斗鸡”,在成年之后变成“怀念儿时的勇敢,惊诧如今的胆怯,可以想见岁月的打磨是多么的无情和犀利”;还有,幼稚园那位美丽的女同学、不敢去坐的秋千,被火焚烧的阁楼、上山打柴下河摸鱼的野趣,在这些金句迭出、记忆犹新的叙述里,越是深刻的记忆,越能领悟深刻的人生至理。
回忆过去不是彰显成绩,回到童年不是天真幼稚。“人生本来如此,该天真时就天真,该成熟时就成熟,没有从前,亦不奢望未来,人活着只要认真对待今天,就是很累很烦,也不枉世上走一遭,成也好败也好,人生就如此丰富起来。”苏东坡没有童年的天真,在人生坎坷,仕途不顺,几起几落之时,就不可能活得潇洒快活。苏轼曾对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练就他的豁达大度、豪放不拘、刚正不阿、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人格魅力,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人性深处的天真。“天真是可笑的,但没有天真这世界就不丰满和完美。”“在岁月里寻找过去时光”的《四合院》里,几山几水何止是在回忆?他是在寻找、反省、总结。
随性而为的草书,将36首南江民歌,书写在温暖踏实的明黄色纸上,民歌的内容大多是“你侬我侬”的情爱,但淳朴美好,雅俗共赏。久远真实的照片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交错出现在34篇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文章之中,年少者看到的是新奇野趣,成年人看到的是岁月流逝。这部设计别致的硬精装《四合院》,带给读者的何止是作者一个人的回忆,其实还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部人生难忘的初始,一阙经久不息的歌谣。
岁月如歌,人生苦短。这本给成年人编制的“连环画”,其实就是唱给如水逝去的人生的一首歌。欢歌笑语也好,悲泪哀嚎也罢,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做一个智慧的人要有敬畏之心
在科学日益发达、科技逐步昌明的今天,如果再过分强调一个人的出生地和已经取得的成绩,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品质也许是要有敬畏之心。
有敬畏,才能悲悯。人世间最可贵也最缺乏的,是有智慧的悲悯。
几山几水的《四合院》,古朴之中藏有深深的悲悯。回望故乡,学校门前那棵苦楝树已经被锯掉,那位念错发言稿被罚做“牛鬼”的太婆,夜半“畏罪”自杀的胡子叔叔,鬼屋为爱殉情的女教师,还有被母亲锁在家中的孤独、冬夜里偷熬稀饭的饥饿……在生与死、荣和辱之间,“童年的我看到的是一场闹剧,而成年的我看到的却是一场悲剧。”
在这些悲剧里,“母亲”顽强为蒙受冤屈的“父亲”奋争,更加震撼了几山几水的心灵,“母亲的形象在我的童年中愈发显得高大坚强”。留在童年记忆里的悲伤欢乐、挫折磨难,铸造成无数种宝贵品质,促使“在都市人海里涌来涌去,把人生的野性打磨得十分圆滑,多少令人悲哀”的几山几水,“没有辜负童年的原则,绝不低头认输。哪怕暂时遇到挫折,但骨子里血脉里依旧凝聚着山的骨气河的柔韧。”无论人的性格如何发生变化,但心怀敬畏,才是最根本的智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四合院》里,我看到一位向善、向上、向前的“苏东坡式”的几山几水,他博大深沉的人格魅力,从他记录童年、不断省悟、笑对未来,从他悲天悯人、散发出人性哲理的文字里跳跃而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江是美丽的,经过生活打磨、从南江走出来的几山几水,把生命已经融入这片土地。“把故乡河截成多少节就有多少个迷人的风景区,一截还三峡,一截赠桂林,一截入西湖,一截归巫山……远离故乡之后,我才真真切切省悟了东坡先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意。”几山几水离开了生命中的故乡,念念不完,他无数次在梦里追忆,在世界里寻找,但真正回去,故乡早就变了模样。
没有回不去的故乡。在文字、图画、书法组成的这本“连环画”,就是故乡。在这个精神故乡里,几山几水已经心无“小我”。这些文字书画,就是一篇篇人生的“大散文”,着笔处小,跳跃性大,最后闪耀出一束光。有幸翻阅到这本“连环画”的读者,从那字、文、画、歌组成的人生悲欢里,有可能找到故乡,也有可能更加惆怅。
古人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千年前的苏东坡已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偶像,无数苏东坡一样的文人墨客继续苏东坡的智慧、悲悯、善良,为人间增添抚慰和欣喜,为爱加油、为社会和谐、为人间值得书写高歌。我们今天读几山几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文字,再一页一页地翻看那些图文,看见几山几水提笔挥毫,一行字跳了出来:心怀敬畏,人人皆成赤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