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有感婚姻育儿读书
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作者: 浅水鱼yl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22:48 被阅读9次

    今天推荐一本书——《孩子:挑战》,美国鲁道夫·德雷克斯、微姬·索尔兹著,封面上写着: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该书定义为心理学类书籍,它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位心理学家,但是,你丝毫不必担心枯燥晦涩的理论让你读不下去,全书都是以实例引导解析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之让人脑洞大开。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孩子,你想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你想改变作为父母的困难处境,你想在育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建议你认真读读这本书。

    在正式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选取了书中的三个例子,我们先来看一看:

    例一

    安三岁,不小心把沙拉打翻了。

    妈妈说:“清理干净吧。”安噘着嘴,没动。

    “快点呀,你打翻的,你来清理。”

    妈妈等了一会儿,安还是噘着嘴不动。

    最后,妈妈清理了桌子上的沙拉,没有再说什么。

    例二

    七岁的萨利是家里排行在中间的孩子,她想帮妈妈把刚买来的玻璃杯拿回家。

    “萨利,不行,我来拿,你说不定会打烂杯子的。”

    “哎呀,妈妈,我会很小心的,”

    “嗯,好吧,看在上帝的份上,那你要小心别掉了哦!”

    妈妈拎着大包小包跟在女儿后面。上楼梯时,萨利不小心踩到自己的长外套整个人连同玻璃杯都摔倒在地。她哭着站起来,妈妈愤怒地把手里的袋子放到地上,过去打开装玻璃杯的盒子,发现只剩两个杯子没破。

    妈妈大怒:“我就说了,你会把杯子摔破的!为什么你总是要做你做不到的事情呢?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的?我花钱买杯子来不是为了给你摔的!回到你的房间去,今天不许吃晚饭。这样给你个教训,让你学会以后做事小心点。”

    例三

    妈妈摇着八岁的女儿:“玛莎,你到底起不起床?你要再不赶紧起床,肯定会迟到的。赶快起来!我已经叫你三次了!”

    玛莎从床上爬起来,妈妈回到厨房继续忙碌。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玛莎,快点!我警告你哦,今天我可不会开车送你去学校。你得学会按时起床。”

    终于玛莎坐下来吃早饭了,可是一边吃一边看漫画书。

    “把那个东西放下,好好吃饭!没时间了!”

    这时,电话响了,是妈妈的姐姐打来的,妈妈在电话里和姐姐交谈。

    玛莎插话:“妈妈,只剩十分钟了,你快点送我上学。”

    “不行,玛莎,你自己去上学。”

    “可就算我跑着去,也肯定来不及了。我今年一次迟到都没有哦。拜托妈妈!就这一次,我可不想破坏这么好的记录,你也不想,对不对?”

    “哦,好吧!”妈妈告诉姐姐回头打给她,然后赶紧开车送女儿上学去了。

    你在现实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呢?如果遇到过,你是怎么处理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你不妨考虑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可以怎么改善?不要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关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

    在本文的后面,我会将该书针对上述事例给的评语做个简单介绍。在此,请你稍安勿躁,平静的思考一下。

    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孩子:挑战》这本书根据现今家长遇到的重重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我根据自己阅读的体验提炼出以下几点:

    一、明确家长和孩子的权利和义务

    当今一个普遍现象,是家长给予孩子无限自由。孩子享有所有自由和权力,家长承担所有责任和义务。结果,孩子成了“小霸王”,家长变成了仆人。

    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怎么做才能不被孩子控制呢?

    本书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很难改变他们的行为。

    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定位。孩子通过观察和一次次尝试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的目标,一旦发现某种行为方式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关注或是控制父母),他们就会不断那样做。

    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急于批评或纠正,也不要轻易对孩子作出妥协,而是要仔细观察和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顺势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行为轨道。

    每个孩子都不同,我们需要找到适合孩子的管理方法,跟孩子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出现不良后果,由谁来承担责任。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

    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二、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好妈妈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一个只有得到别人关注才快乐的人,不是真正快乐的人。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他人的关注上,而是发自内心,感受到内在的满足。

    比如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当他(她)能够自由行走到达他(她)想去的地方,不再需要借助大人的力量了,他(她)会很兴奋,不停的来来回回的走,露出满足的笑容。那种愉快的情绪跟妈妈抱着他(她)到处走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婴儿尚且如此,大点儿的孩子更加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尝试独立做事,要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达到目标。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父母和老师的依赖,都是因为我们的不信任。我们觉得孩子不行,去不断干预他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认为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就坐在边上守着不断提醒;我们觉得孩子自己不能学好功课,早早就给孩子报了各科辅导班。而我们都没有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我们剥夺了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头来又埋怨孩子不独立不主动。

    要想改变孩子,还是要先改变我们的观念和习惯。

    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三、从容、坚定、平和的态度是处理孩子问题的关键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但是,不需要用暴力给孩子立规矩,我们所要做到的是态度坚定而不强硬。

    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坚定,则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妈妈可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做出来。坚定的态度,为孩子提供界限,没有界限,孩子就会不断探究父母的极限在哪里。最后,他们的行为会越来越过分。

    要做到坚定,首先要相互尊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要学会尊重自己,不能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摆布我们。定好了规则和秩序,就不能随意更改,当孩子想要违反时,我们要保持坚定、平和的态度,不能因为小事而随便动摇,给孩子可趁之机。

    比如:超市购物,说好按照清单采购,当孩子临时提出要买一小盒糖果时,我们不能随便答应。这样会破坏孩子对于规则的理解,也会延伸到其他重要的事情上。

    从容的保持坚定的态度,不要冗长的说教和解释,只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孩子知道我们说话算数,一定会坚守原则,就不会故意挑战我们的底线了。

    最后,将本书对前文提到的三个事例的评语进行简单的阐述,对比一下你的思路。

    例一

    妈妈可以避免脱口而出的命令,而是问:“我们现在该怎么做?”这样可以引发安的思考和回应。有可能安会提出自己清理,也有可能安什么都不想做。妈妈这时可以拉着安的手,温柔并坚定地带着安一起清理。

    如果安仍然反抗,妈妈可以让安先离开餐桌一会儿。

    例二

    妈妈的猛批和惩罚只能加剧萨利的气馁。妈妈可以从开始就对女儿表现出信心,不要强化孩子本来就有的错误的自我认知。妈妈要放下所有的批评,接受孩子犯错。萨利不小心打破玻璃杯已经够害怕和难过的了,妈妈这时候要表达对萨利的关心,而不是对杯子的关心。这时非常需要给孩子鼓励:“发生这样的事真让人难过。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摔烂杯子的。”

    例三

    玛莎让妈妈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让妈妈为自己服务。妈妈缺乏坚持的勇气,而且对那个所谓记录的重视影响了对女儿的健康培养。

    妈妈可以给玛莎一个闹钟,让她自己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担起责任。不要孩子说什么甜言蜜语或者乞求威胁,妈妈就放弃原则,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去上学。

    育儿必先育己,与时俱进的学习一刻也不能松懈。看起来都是育儿知识,其实都是人生道理,不管是为了育儿,还是为了育己,都值得探索!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成人的生活里充满不适和痛苦,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们学不会忍受痛苦、挫折、伤害和不适,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会阻力重重。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处处是战场,挑战无处不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jp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