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6日。
一、原文:
P65
可是,“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实际上,正如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八个小时。
二、我的阅读日志:
【我的重述】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研究下数学,又轮到哲学,后来发现生物学、历史、文学还有音乐……世界上的事物藕断丝连,彻底的弄明白需要深入了解多个学科,那么即使,利用完所有的“下脚料”,对时间的需求还是会越来越大。
我们一天就只有24小时,除了必要的睡眠、饮食、休息,能用于工作的时间很有限,那么如何来做解决这些对时间的需求呢?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具体如何来做呢?
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先去给哪些可以得到80%效益的事情安排时间。
【我的思考与实践】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最近的工作中也有发现这一点,随着工作深入,发现需要的知识面好广,以往的做法会从工作外拿出一些时间来做,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改变是在工作时间内,给哪些需求按照价值来排序,然后把高价值的放在高精力时段来做。
工作任务从原来的做计划调整为按照每天的晨间复盘来更新,做事的底层逻辑开始向如何来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转变。
同时还更新自己的一个念头,以前总想把看到的东西整理成笔记,目的就是不用在看书啦,因为觉得看书好浪费时间,其实记笔记是为了给自己查找、链接知识做桥梁,现在基本是根据自己的问题,做一些笔记,并添加一些备注(书名及页码)。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本段可分成两部分理解:
工作越深入,涉及到面越宽,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时候可以从时间中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
作为一个脑力工作者,柳翁一天至多能干8个小时,也就是说可以保证8小时工作高效,你一天至多可以工作多长时间呢或你一天可以保证多长时间工作高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