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0
基于我的观察,我还是发现到这样的事实:道德…其实并没有被很多人通盘了解。
下文,并不是要去讲细,毕竟,我既没达到极细观察的境界,我本身的水平也仅仅在半桶水的状态。但,至少,应该不是全然无水、也不是全然瞎眼的状态。因此,至少,还可以作一些我水平以下的分享。也算是对自己的观察的小小总结吧。这对我自己,对将来的我可以作一个自检的材料,从这个角度上说,应该还是好的!
好,在表达好…缘起…之后,接着,就可以展开我的观察脉络了。
以下,开始!
a构面: 道德,若被迷昧人误用,则属…拿了鸡毛当令剑、或成了以利他之名行利己之实…的实质。这种道德,就是该斥之道德。
b构面: 但要是被正人善用的话,循名责实,便会了解到:道是规律,德是得到的正面表列。其理路是…按哪种规律就笃定会得相应于那规律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律。如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种瓜得瓜不得豆,种豆得豆不得瓜。道德的本义是…按厚德载物的原则去做的,这就是合于道德的。在阐明道德律的同时,顺便也将合于道德、与、不合于道德的理则给烘托出来,特别是突出将要得到的果。借以让人明白,要在初始的种因阶段,就得要作好抉择;只要是种了善因之后,继续地再广结善缘,后续的善果善报,就必然会水到渠成。
当一个人,他的认知,只存在a构面时,他就少了一个面向…b。于是,基于他的既有的认知,他就会以为…道德…都是不好的。
而当他能全面地补足了b构面之后,他的认知就变全面了。将来,他听到…道德…的这一词又再被别人表述时,他就会先观察,好判断对方的ab构面是否完整?a有a存在的价值,b也有b存在的价值,不可以用a来否定b,也不可以用b来否来a。也唯有在ab结合了以后,整体,才会完备,才不会有偏差。
最后复自问:
观察之后,干嘛?
当然是…用来衡量自己:
有没有走在…合于道之得或失的路上…以契入道德?
有没有在在…悖于道之得或失的路上…而背离道德?
若是…用来衡量别人,也要衡量自己的衡量法:
有没有走在…合于道之得或失的路上…以契入道德?
有没有在在…悖于道之得或失的路上…而背离道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