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可以读附录中两个童年往事的对比。
附录里是昨天和前天,参加当众讲话,与同学分享的童年的往事。第一遍是我在台上将得内容,第二遍是我回来后加工修改的内同。第二遍,有更多的细节描写。如从五觉(视、听、嗅、味、触)角度增加了细节,同时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通过举这两篇内容的例子,我想表达的是,细节的描写很重要。
细节描写可以更加引入入胜,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可以更真实表现当时场景。掌握住细节刻画,会让你的文章或者你的演讲更加吸引人。
但我也忽然觉察到,很多时候,对于细节的描写。自己总觉得语言匮乏。不知道怎么形容。
有个笑话,说有个人登上了长城,心中很是激动和感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而出:“啊!长城!你真长!”同时,在生活中,表达自己心情,“我当时很生气,真的很生气,非常生气,太生气了”。相信这肯定很常见。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突然对于细节印象都特别模糊了呢?
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用心去体会。举一个经典例子: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一遍拿手机,一遍吃饭。这个饭到底吃出来了个什么味道,我有仔细去体会过吗?我有去品每个食材自己独特的味道、口感吗?我有仔细观察体会过食堂吃的大米和家里吃的大米的每粒米的形状、透明度、粘度和嚼起来感觉的不同吗?没有。
我们的培训老师,巢老师说,把握细节,要用心体会。
为了让自己说话更加有感染力,写文章更加生动。我决定从现在起,做一个用心体会的人。
用心体会,要保持一颗开放平稳的心态,充分调动全身感官,体会细微之处。
用心体会,同时要多阅读,多记录,多积累。去读别人是怎么描写这种细节,去学习别人描写细节中用到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多摘录别人的好词锦句。平时多动用脑经,去想想怎么更加形象去描述一件事情。多去写生活中这些小事。
小时候,我们在老师要求下,学课本中细节描写,学习作者修辞手法,每天写日记,记录发生的事情。
长大后,老师让我们回想,童年往事,愤怒的一件事,开心的一件事,尽量描写细节。而我们却要花费好久,想最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不容易想出来后,表达得也是干巴巴,像是干掉的馍片。
从现在起,我们重新当回小学生,用心感受身边的事情,重新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模仿其表达手法,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文章,讲出让人印象深刻、引人入胜的故事!
例子:
记童年往事
那是我刚上小学,大概一二年级的一个暑假的下午。太阳很大,把树叶都晒得耷拉了脑袋。炎热的天气,让街上的人都非常少。我和两个弟弟,穿着夏天的睡衣在街上游荡,我们眼睛一直在寻找,树丛扒一扒,花坛找一找,我们在找塑料瓶子,哪种可以换一个一毛钱的瓶子。结果我们找了一下午,从称东边,找到城西边,总共就找到三个瓶子,本来换了3毛钱,最后还被我们全买一毛钱一袋的冰袋,花掉了。我们一毛钱收获也没有。为什么明明是暑假,应该好好去玩,我们却到街上捡破烂呢?是因为,在暑假的我们太贪玩了,太疯了,那天惹了妈妈生气。妈妈罚我们去捡破烂。下午我们回到家,妈妈看我们晒得又黑又红,有心疼又气愤的说,捡破烂的感觉好吗?以后还好好读书不?不好好读书就去捡破烂。从此以后,我就不敢不好好读书了,也不敢再惹妈妈生气了。
改写:(+五感)
那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一个暑假的下午,天气非常热,太阳像几百瓦度数的白炽灯,热的发白,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烤的人嗓子要冒烟。树叶子被晒得耷拉着脑袋,柏油路被晒得黑的发亮,就是不怕热的知了,叫得也没这么欢快了,整个世界好像在热锅里干蒸一样。我还有两个弟弟,穿着在家里穿的有补丁的睡衣,一人拿一个小木棍,在人行道两边的树丛里,一路翻找,我在花坛前面,大弟弟在中间,小弟弟在最后。从上往下扒开灌木找,从低往上,歪着脑袋弯下腰找。结果都没找到,至能继续往。太阳晒得我们很热,汗水像雨点一样滴落在地上,像蚯蚓一样爬在胸前。嘴唇也像干裂的土地,急需水分供养,有时汗水滴到嘴里,可真咸。我们从城东边,一直沿直线走到城西边,边走边找,真得很累,累的腿疼,累得我们真想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走了。我们是在找什么呢?为什么要找呢?原来,是我们暑假太贪玩,惹到妈妈生气了,妈妈说,不好好学习,就去捡破烂!我们就这样被赶出了家门去大街上捡瓶子卖钱。想想,我们一路上被晒得有黑又红,脏脏的手摸脸上的汗,又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可真像三个小拾破烂的。那天下午,我们颗粒无收,很惭愧地空手回了家。妈妈看我们晒得又黑又红,有心疼又气愤的说,捡破烂滋味怎么样?以后不好好读书就去捡破烂。从此以后,我记住了这次捡破烂的经历,再不敢不好好读书了。每每觉得读书累的时候,就想起那时的太阳,那时的累,就不觉得读书累了。
网友评论
疑问是:为什么第二篇,没有提到捡到三个矿泉水瓶,去换冰袋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