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那是偏见造的孽
友谊本就是一种我们内心无法控制无法跨越的偏见。友谊出生之日便是这段友谊偏见诞生之时。但当友谊的小船还未升级至爱情的巨轮时,偏见会像海水一般时时刻刻都在侵蚀这薄如蝉翼的小木船,偶尔还会来几个惊涛骇浪重重的拍打在友谊的脸上。拍着拍着友谊的脸皮也磨练的越渐糙厚。能抵挡得住偏见的360度无死角全天候攻击的小船才有机会像颗最顽强最强悍最幸运的“小蝌蚪”达到胜利的彼岸。
友谊之所以存在,是我们简化世界的副产品。世界何其复杂,任凭我们在这世界上苟且过活100年,相对于46亿年的地球、4万年的人类历史,5千年的中国文化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我们几乎都会在50岁之前对这个世界、对世界上的人有成熟相对固定的评价体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世界产生自己的看法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太可能的了,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大脑中将整个世界简化,我们也必须将世界中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合理分解理清分类。最简单的分类方式当然就是将所有人都分为两类,一种是与自己相似性较高的人群(内群体),另外一种就是与自己不同的人群(外群体)。
正如圣经的阿摩司书中所说“如果两个人不一致,他们能走到一起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当自己的观点得到某个人的符合支持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个人产生一定的好感,若有一个你每抛出一个观点都反对的“正义者”,你会怎么想?即使人家是出于好意,但反感、抵触、厌恶各种负面情绪会压抑住你内心的理性一面。朋友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或与我们对于善恶的观点一致,或与我们的价值观相似,或与我们对某个人的看法一致......当我们之间对于某一个观点有了相同或相似的认知,默契这种东西便开始慢慢发酵,友谊的小船便开始建造,与此同时内群体也就形成了,“我们”这个词语也从口中吐出。而那些不相似的呢?称之为“他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是谁?不过是在自己脑海中自然生成的相对于具有相似性内群体的不能与自己归为一类的外群体。
现在友谊的小船已经开始下水,现在的小船还是相当脆弱,经不起大风大浪。“我们”还得继续为小船钉上厚实的船板,而相似便是最好的原材料。“我们”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玩、在一起聊天,在这种互动当中,相似性会越来越浓重,人们也会暂失性的因为相似性的加强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好感,达到一种“相见恨晚”的境界。而这关系的加强是友谊之间互动的结果,彼此之间的任何一方都在为这份关系增添浓墨重彩。在彼此肾上腺激素飙升的阶段,往往“我们”会将之间的相似性夸大。此时的“我们”自彼此的脑中已经是一个刻板化的印象,现实中的朋友与自己认为的朋友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会认为他人在这个方面和我是一样的,甚至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但毕竟人与人之间只是相似罢了,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我”。而个人除开相似性方面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性被相似性的光彩给抑制,而正是被压抑的差异性为小船的倾覆埋下了邪恶的种子。
但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时间让我们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也让我们看到自己不想看的。我们想要朋友一直保持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本来这种存在于自己意识中对他人的想象就是一种刻板印象,一种偏见,只不过这种偏见是一种美好的偏见,让自己蒙蔽自己,看到人的一些片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完整的人会逐渐展现在眼前,其中不乏与自己想象的相悖的地方,时间越长,这种小缺陷被发现的越多。到最后也许种种小缺陷会彻底把你击败,组成小船的“相似性”船板完全不够用了,这时曾今能承受大海惊涛骇浪的小船甚至在海面的微风下便可彻底分崩离析。这时的小船真的说翻就翻了。
回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那也是同在一条船。当用户知道产品的的存在时,用户便上了产品的贼船。用户会觉得这个产品符合我的气质,这个产品更满足了生理、心理、社交需要,产品与用户之间逐渐建立了一种类似友谊的东西。而相似性存在于什么地方呢?这可是友谊之船的龙骨啊。产品传递给用户的现实模型与用户自认为的理想模型之间的相似性便是构建友谊之船的根基了。现实模型与理想模型之间总会有些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会体现在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户觉得该产品登录太过复杂,翻船。用户觉得界面不够好看,翻船。用户说产品不够小清醒,翻船。只要用户稍微觉得这个产品不是他想要的东西时,用户会决绝的离开,而且离开之后几乎没有回头的可能。想要将这千年修得的友谊小船驶得又远又稳还真得将这份“情感”好好经营,充分抓住用户的心理,避免理想模型与现实模型之间形成不必要的偏见。
真实的友谊是平等的,而在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友谊可没有真实朋友那么平等,除非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否则用户的内心对于该事物是有其潜在的心理模型的,而产品所表现出的实现模型得无限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用户就是这么傲娇,傲娇的认为所有的东西必须按照自己想的方式运作发展,不然的话不等小船倾覆,用户早就跳上其他人的船了。那么用户好不容易跳上自己的小船,怎样挽留用户,怎样将这份千年修得的幸福长久得保持还得借鉴关于友谊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将用户首先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满足其基本的内心需求,使其与产品之间的小船升级为爱情的巨轮(脑残粉)。
产品对于用户应该是具有外表吸引力的。
人们都希望与美好的事物在一起,这是人的本性。美的就是好的—这种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已经在人类的脑中根深蒂固了。所以无论世界再怎么变化,美女和帅哥总会受到不一般的照顾。美丽的产品也是如此。在一艘满目疮痍破破烂烂的小木船和五星级豪华游轮之间做选择总是那么容易。其中参杂着自我的认同感。产品与用户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映射关系,用户会自认为产品所散发出的气质与自身的气质相似时,友谊之船会更加坚固,没有人愿意自己被认为是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屌丝气息吧。
产品对用户应该是易于接近的。
高冷的女神纵然美艳无比,但对于大多数人总是显得那么遥远不可企及。真正的受欢迎的女神应该是接地气的,例如最近挺火的papi酱,拥有苏菲玛索的气质,但与常人的步调一致,吐槽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情。产品也该如此,气质超群的同时接接地气。也即是说在用户认为需要该产品发挥一定作用的地方,产品应该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说产品只在特定的场景发挥作用,例如一款产品在有网络时运行的无比顺畅,但当无网络支持时就懵逼了。产品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场景需求,即使是在无法提供帮助的场景告知用户该进行什么操作才能达到他们的目标。
产品应该是让用户得到回报的。
在通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者当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报大于付出成本时,我们喜欢并愿意继续维持这份关系。学习如何使用产品,使用产品的时间精力、产品的价格这些都是用户所发费的成本,产品必须让用户感觉这些成本花费是值得的、他能从该产品中得到的利益是大于所花费的。通常用户的成本体现在学习的成本上,也许用户只需要实现产品的一个小功能,而会被要求学习如何系统地使用整个产品,最终用户的目标是达到了,但用户付出了太多,累觉不爱了。故采用用户付出一点,产品给与一些回报,用户得到一点点的小回报之后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逐渐产生依赖的感觉。
产品应该让用户产生被喜欢的感觉
我们喜欢被人喜欢被人所爱。我们讨厌被人抛弃的感觉。用户被产品喜欢上听听都是那么幸福,被产品喜欢上是什么感觉,就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小惊喜,用户会感觉这个小惊喜是为他所定制的,只有他发现了,平常人是发现不了的。各种微交互正是让用户脸红心跳的地方。也许用户就会为了刷新标记的小惊喜忘记刷页面时的等待时间,因为标签的微动效而多使用该标签的功能。然而最重磅的莫属偶尔一次无意的操作引发了全新的交互操作。比如手机摇晃了一下页面缩小了,长按之后页面抖动了...种种都会让用户感觉好似只有他发现了产品的小秘密,这是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小秘密,是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炫耀的小秘密。
用户与产品的小船在现在百舸争流的时代要想划得稳划得远不是容易的。我们可以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升级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友谊不让它说翻就翻必须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心理诉求,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增强产品实际模型与用户心理模型之间的相似性,最终将这脆弱的小船塑成巨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