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小时候的年味,它有着棉花糖的清香,也有着糖葫芦的酸甜,当然,也夹杂着火药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奶奶的腰板被时光压弯了,爷爷的眼睛也花了,写对联的红纸也裁不齐了。不过我们也已成长起来,也能爬梯子贴对联了,顺便故作深沉的说一句,这对联写的真好,也学着当年他们的模样去赶集,学着为了那一毛两毛的菜钱,跟小贩们吆喝起来。遇到同村的,发支烟,新年好啊,顺便问一句“现在在哪儿发财呢?”这应该就是过年的样子吧。大城市的张总、李处,现在也摇身变成了“二怪、狗蛋,”身上的羽绒服也换上了军大衣,这样干活才能撩开膀子。
大年三十,我不再是劝爸爸少喝点的那位了,身份转变,我成了被劝的那一位,继续沿袭着老一辈的习俗,一桌子的菜,没有肉,菜里也少了葱,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每个人的热情,因为这菜里还有着家的味道。我也不再是躲在房间里偷偷看爆竹的孩子,一家人在电视机前帮我数着倒计时,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当院里的爆竹响起,这一年的不愉快都随着爆竹声远去了,留下的,是那满地的红,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们追随着梦想的脚步已离开家乡,留下了一批年的守护者,他们盼着,盼着来年那一批年的传承者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