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颗韭菜苗,就要有韭菜苗的自觉。
为了被收割后能重新生长得更加茁壮,需要汲取更多的营养。
作为一颗新鲜入场的韭菜,面对一大堆的术语应该都会懵逼。
那么,帅气而又善良的我决定记录一下我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以便各位新韭菜不那么懵逼。过程中如果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请积极在留言区留言(但是接不接受就是我的事了,略略略)。
相信很多初次接触区块链的韭菜都难免会看到矿工、挖矿、矿池、矿机这几个名词。
我第一次看到这几个词的时候,脑子里面闪念出来的画面是这样的:
煤矿工人区块链这东西听起来不是很高端吗?怎么是这个画面,是不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其实从问题的核心来看,区块链世界的挖矿和煤矿工人挖矿是一样的,都是耗费人力物力从蕴含着资源的地方找到我们想要的资源。只是煤矿工人挖的是煤,而区块链世界的挖矿者,挖的是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有讲过长工们为了争取拿到记账的权力,纷纷往高墙上的洞里丢石头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可以理解为挖矿过程,当然例子只是例子,区块链世界的挖矿具有更多特殊化的设定,下面我就以大概讲讲我的理解。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我喜欢称呼为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挖矿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
以比特币为例,大概每10分钟就要产生一个区块,矿工要做的就是将交易记录独立打包进新的区块,具体的打包过程很专业(我不懂)。为了保证比特币的安全性,在比特币的世界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SHA256的加密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已知答案验证正确很容易,但是要从题目得到正确答案确非常难,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数字的去尝试,这个尝试有一个很高级的名字叫做哈希碰撞。而谁最先解出这个正确答案,谁就获得这个区块的打包记账权,也就是说这个节点在这个区块挖到矿了。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从前有一群好胜的孩子。他们面对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这道题没有解题方法,但是老师那里有正确答案。他们很执着,想着既然是数学题,那么答案肯定是一串数字,没有解题方法我就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猜,总会找到这个答案的。不得不说,他们的方法是唯一的正确方式,终于这群孩子中间有一个叫矿工的小孩,第一个把正确答案尝试出来,其他的孩子从老师那里拿到正确答案一对比,确定矿工是正确的,于是大家就恭喜他并且老师给了他一朵小红花做奖励。
在这个例子中,这些小孩子都是矿工,他们面对的数学题就是SHA256加密的数字串,而他们做题的方式就叫做哈希碰撞,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就是比特币。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挖矿过程。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解出这道数学题的关键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猜答案速度要快,每一次猜中的概率是一样的,单位时间内猜的次数多也就意味着猜中的几率越大。
第二是看脸,很可能你运气好,就猜那么一次就猜中了。
然而看脸这件事,随机性太大不可控,而提高猜答案速度这件事却是可控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的。
矿工们为了能够提升自己挖矿的几率,想尽办法的提升自家电脑的哈希碰撞频率,同时把一台机器能做到的哈希碰撞的频率叫做算力。
有需求就有商机,一些专门制造计算机硬件的厂商们就开发了专业的计算机,这些矿机牺牲了其他所有的性能用以提升算力,这种计算机就叫做矿机。
随着矿工的越来越多,但是矿只有那么多,如果大家还是各干各的,那么难免会有大量的人挖很久的矿都颗粒无收。怎么办呢,大家只有抱团取暖了,大家把自己的矿机的算力都加起来去挖矿,大大的提高了挖到矿的概率,而挖到的矿按照算力占比按比例分给参与抱团取暖的矿工。这个抱团取暖的组织,就是矿池。
挖矿是我认为参与区块链最直接快捷的一个方式,就算挖不到矿,也可以试试参与进这个游戏。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些目前好挖的矿先试试感觉,信我的,很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