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修行指南》第九篇 书的作用

《人生修行指南》第九篇 书的作用

作者: 人生修行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1-04 19:48 被阅读0次

书的作用

从人的思想,到信念,再到文字,一直到书,这是人类头脑中“道”的集合。修行之“道”怎样为别人知道,让别人也能按照方法修行,就要把修行的感悟用文字的方法表述出来。

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文字初成,记载文字的方法十分匮乏。

保存至今,仍能观看到的只有壁画,石刻,甲骨文,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也是刻制在泥板,烤制后,流传至今的。至于在纸张发明后,留下来的典籍,则很难跨越这么长的世界,因为纸张易腐。

那为什么要有书籍呢?上古时期,结绳记事,一个疙瘩代表一天,大点疙瘩代表今天有大事,小点疙瘩没事。

有文字后,可以刻在龟甲上,刻的多了,就是文章了。

随着发展,人类的数量多了,文字信息传递者也多了,矩阵效应产生了,由点及面,每个人之间的信息爆炸,会产生很多想法。

怎样去传达,记载,就要诞生一个容器,书这种物质就出来了。

一、书是什么

书可以是竹简,也可以是丝绸,可以是羊皮,从广义上来说,书是思想信念外在体现具化的产物。

比如现代科技产生的光盘、硬盘,等存储工具,还有各种格式的电子文档,都承载了大量的思想,这些都可以叫做“书”,也被称为“电子书”。

书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人类不能读取别人的脑子里想什么,不能直接进行脑电波交流。

像小说《三体》文明里的三体人,可以直接读别人的思想,有点修行感悟,大家就直接交流了,所以科技发达,因为传递信息快。

但人类不同,地球人的大脑是封闭的,只能通过导出信息的方式,结集成册,变成书籍,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有所交流。

书可以是成册的,也可以是单张的,没有固定的格式。

书无分好坏,书就是一种承载信息的物质形式。

修行之人有书无书都可以,因为书上记载的东西,在天地间是可以感受到的。

二、为什么读书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读书开始,不管是私塾,还是义务教育。都要读书,只不过书的内容不同罢了。

古代读书,内容大多以文史类为主,其中四书五经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的理论基础,中国集权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阶级管理人才,分清大小,分清尊卑,分清主次,在没有外力冲突的情况下,按照这种成例,就可以千秋万代了。

而随着近现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国以涅槃重生的姿态,对过去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反思。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文化进行了改革,现代人的思想体系,西方世界的科学体系和东方文明的自然修行体系,相互融合。

教科书增加了很多科学体系的学科,什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其实这些学科在中国古代也有存在,但大多数都存在于道家的修行之中,炼丹之人的丹炉中,就有中国人的科学。

中国的医学体系也是辩证的。

这是与中国哲学体系分不开的。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西行出关,是可以不留下任何文字的,为何尹官驿一留,就要写下一本道德经呢?

还让尹官驿能看到紫气东来,为何老子出关要这么大声势,属于白日显圣了,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有一点肯定的是,老子有他的道,他想告诉天下,何为道。

书,就是这样,它是别人修行之路的感悟合集。

你去读,就会感悟别人的修行之路,这也是一种修行,读的多了,就多了很多修行感悟,好像过了许多人生一样。

读书是最简单获得别人一辈子修行感悟的方法,读书是时间旅行机器,时光在书籍里压缩折叠。

每翻开一页,都是历史的重演,在头脑中复原场面,人脑这个计算机,多厉害啊,只要输入最简单的文字符号信息,就能还原画面,没有什么比这更厉害的了。

现代科学也是在研究人工智能,量子效应和纠缠效应再深入一些,就可以懂得画面映射的道理了,其实就是闪烁时空,成双成对。闪在书里,映在脑中,成双成对。

三、书的未来发展趋势

书的未来,从物质上看,选择哪一种保存方式,好像都比不过地质时代的变化。

小说《三体》里面过了两千万年还能发现的文字,除了刻制在石头上的大字外,别无他物。

那人类这么多的文明产物,书籍信息,难道就都刻到石头上去,那得多少年。

但要考虑一点,为什么要刻到石头上?

首先,刻到石头上满足两个条件,一条是上古时期,没有别的物质可以承载信息,只能刻到石头上。

另一条是《三体》里那个场景,人类就剩了这4个人,而且还有两个进了小宇宙,遭遇了时间问题,能流传2000万年的方式,只能选择刻石头了。

如果在这个地方可以繁衍文明的话,不断繁衍,也不用刻在石头上,因为人类自动带着文明基因,通过繁殖不断延续。

所以,书的未来发展趋势,不在保存上,而是如何强大人类个体上。

人类会越来越智能,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描绘的人类和机器结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到那时,在大脑里塞个芯片,放入所有书籍也不是难事,人类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本书,人书合一。

相关文章

  • 内在的自我成长

    除了这五种心态,在享受精心设计的人生时,还有两件事需要引起你的注意:指南针和个人修行练习。 指南针是关于你的人生观...

  • 修行在简书

    人生处处不修行。在简书的日子,就是修行的日子。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从小就有一个写作梦,知道了简书,就像...

  • 修行指南

    作为一个正修行人(因地圆觉),在深入佛陀禅定,彻消心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修行仪轨: 1、坚持持戒。依心戒最...

  • 修行指南

    周六:留意自己的想法 只做有意义的思考。 学会一点一滴分辨出 本质与非本质; 永恒与无常; 真理与单纯的主张。 试...

  • 目标对人生的3个作用

    一个好的目标,对人生至少有3个作用。 首先,目标是指南针,给我们指引作用。人生不过数百年,三万六千日。如果没有目标...

  • 你的人生修行的如何?

    人生,这个话题好大,似乎没有人能够解答,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那你的人生又修行的如何呢? 《神圣》一书...

  • 在写作中修行

    今天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人生处处是修行》,作者就在书提到了如何在写作中修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写作中修行呢?作...

  • 修行《心经》的作用

    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进而实践之,必定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

  • 该以何种方式选择自己的修行?这14条,可以给你参考!

    看到《新周刊》上个月做的专题叫“修行主义:现代生活修行指南”,里面提到“修行”可以采用几种方式,感觉很有意思,分享...

  • 每日一谈38:7月体验&成长总结

    一、输入 1.阅读 (1)《业力管理》、《美好人生运营指南》、《秘密的副作用》、《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2)《跃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修行指南》第九篇 书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qd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