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网图 侵删译文
上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努力去实现;中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半信半疑;下等材质的人一听说“道”,就哈哈大笑。不被这种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
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说过:明显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最高的德犹如山谷;最纯的白有如含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健行的德好像怠惰;质朴的德好像会变;最大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很晚完成;最大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任何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可说。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且一 一完成。
解读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三种人“上士”、“中士”、“下士”,他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对待“道”的态度。东汉王充的《论衡·别通》云:“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由于各自所持的半径不同,所画出的圆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上士显然是得道之士,他们听闻了“道”以后,就会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它,依据“道”而养身,依据“道”而融入执行。而中士听闻了“道”以后,则不能完全领悟真相。他们狐疑过重,未能习得道之义理,表现得不上不下。
下士则又下一层,他们听闻了“道”以后则哈哈大笑,弃之不理,因无明我执所缚,故无可厚非。老子指出,“道”本来就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只有上士才能了解它、践行它,因此,遭到嘲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光明与暗昧,前进与后退,平坦与坎坷。崇高与峡谷,洁白与纳垢,广大与不足,刚健与怠惰,纯真与浑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统一性。成全大方,而不去建立小的角落。大的器物不能指望很快地派上用场。大的声响不是耳朵所能听见的。大的形象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道”包罗万象,其大无外。
网图 侵删道在万物中都有它的存在、作用和体现。上面说的十二种现象,都是道在具体事物的具体体现。而道的整体则隐藏而无法言说,只能见到它所影响的具体事物。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万物依赖它而形成的道就是这样运作的。
纵然能理解上面这番话,又有谁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呢!得道之人毕竟是少数,而世界上的人多数是不得道的下士,如果不能宽容地对待他们,那么老子修道义是为了什么呢?因此,老子之所以宽容地对待无知的下士,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结果。大道可以包容万物,还能成全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