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澄:如何用“哲学+”问题形成个人发展框架?-01

永澄:如何用“哲学+”问题形成个人发展框架?-01

作者: 易仁永澄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08:50 被阅读127次
框架级模型,掌握一个,就可以打通一系列领域~.

1

在完成系统思维、黄金思维圈、TMBRT模型三篇系列文章后,收到很多伙伴的反馈,他们说终于知道我经常用的模型都有哪些了,并且认为把这些内容收集在一起非常重要,还表扬我做了件正确的事情。

其实,将我的常用模型整理下来,有三个目的,分别是:

  • “做自己的CEO”课程中,我有六大基本模型,我需要所有的CEO学员掌握,为了给他们提供优质的内容,我必须要将模型进行整理;
  • 模型,本身就是行业术语,看上去不那么容易理解、也不是用说人话的方式进行表达,但是,术语的信息密度极高,便于我和小伙伴们的沟通;
  • 模型可以用来构建体系,当你知道这些模型的时候,你对成长的基本套路就能掌握,它可以帮你构建起整个体系来,便于你更快成长。

为了帮助大家更方便地访问,我将所有已经完成的资料传至网站:http://tm.runwith.cc,请使用浏览器打开并收藏,这里的内容会越来越多的。

今天我将继续推进另外一个模型,那就是“哲学+问题”。由于这个模型读起来会产生歧义,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我要说清楚这个模型的命名方法。其中:

  • “哲学+”是定语,用来形容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个模型提出了几个问题;
  • 可以使用“互联网+”来类比“哲学+”,指的是“超越哲学”的意思;

总的来说,“哲学+问题”共提出了五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用来帮助你形成发展的思维框架。

2

之所以叫它是“哲学+问题”,源自网络上对于“哲学问题”戏谑的段子,大约的意思是,每个保安都是哲学家,他们会对每个人询问哲学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据说,这三个问题是保罗高更的一幅画中提出的,画的名字叫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哲学+问题”就是在这三个问题上又增加了两个问题,那就是“你在哪里?”、“你要如何去往你想要去的地方?”,一共五个问题。我把这五个问题罗列一下:
  • Who:你是谁?
  • Where from:你从哪里来?
  • Where:你现在在哪里?
  • Where to:你要去哪里?
  • How to :你要如何去那里?

人类对于罗列的东西并没有很好的记忆策略,所以,我把这五个问题整理成一张图片,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这五个问题。



一个人站在从左到右的时间轴上,左侧是你来的地方,称为from,右侧是你要去的地方,称为to,现在的点称为where;另外还有自己是谁who,以及如何去往未来的how to。

这样记忆起来就很方便了。

3

我按照适用范围的广度将模型划分为三类:思维模型、框架模型和技术模型(具体见:http://tm.runwith.cc),“哲学+问题”是一个框架模型。因为它是框架,所以,它可以用来构架起某一个领域的完整思考结构。

这个领域的全称是:发展。任何和发展、成长、改变、提升、变好等等有关的人、组织、产业,在思考相关问题时,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进行结构框架。

先给大家看一下个人成长的核心理念框架图:



图中的最左上角的就是“我是谁”,中间偏上一点点横向有“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中间有“方案系列”,也就是如何达成目标的思考,而资源、保障(能力)等都是你过去的积累,也就是Where From。

充分可以看出,整个个人成长就可以由“哲学+问题”进行构建。说到个人成长,必然会想到那个著名的GROW模型,而这个模型,只是哲学+问题的右侧部分而已。

随着来看一下我经常出现的另外一个领域,目标管理。“哲学+问题”毫不避讳地提出了“Where to”以及“How to”的两个问题,这就是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方向选择、澄清思路、制定目标的部分。

再把目标管理和生涯发展结合一下,也就是我另外一个最常做的事情——个人发展战略咨询,依然可以用这个模型和套路。我来举个例子看一下,请移步查看老文《个人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和策略》,在其中我向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你的终点是什么?
  • 你期待是用渐进式的方式去往终点还是用跃迁式的方式达成呢?
  • 无论你期待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从当下开始起步,那么,你的当下在哪里呢?
  • 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帮助你从现在去往未来呢?
  • 你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质,选择哪条路径更合适呢?

很多人留言说这些问题打动了他们,让他们去思考自己很少思考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用“哲学+问题”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过就是把“哲学+问题”变了个样式重新问了一遍而已。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哲学+问题应用的广泛性,比如说找工作、找对象,比如说一个难题的解决,比如说旅行、投资、创业、生活……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帮助我们构建稳定的思考框架,提高思考效率。


今天,简单介绍了“哲学+问题”是什么以及应用的一些场合和领域,我个人建议,你在今天的留言区试着用“哲学+问题”来分析自己遇到的一个问题、一种情况、一个期待。

明天的文章中,我将继续深入讲解“哲学+问题”的每个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之所以会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你和“where from”之间的链接断开等等,你会看到关于“哲学+问题”更精准的应用。所以,请务必提前练一下,这样,明天看起来会更有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如何用“哲学+”问题形成个人发展框架?-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tz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