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是至高无上的,理想的状态。那么比较下一句的“下”是被统治得的人民,那么这里的“上”就是统治者的意思。第一句理解过来就是:理想的统治者,人民只是知道他的存在就可以了。有一种“做好事不留名”的感觉。
其次,比理想稍微差一点的是,人民愿意去亲近他,并且赞誉他,这样的统治者也是很好的。那么这样的统治者一定是可亲可爱、且做出了一定成绩给人民带来便利的。
再差一些,就是人民畏惧其统治者,这期间可能就涉及到一些“强制”或者“暴力”让其恐惧,但是不敢反抗。这个状态就已经很不理想了。
最后,当一定的压迫或者不良统治,让人民决定奋身反抗、抵制、对其进行侮辱的时候,就已经是糟糕至极了。
当一个统治者失去了自己的信用,他做什么人民也不会再去相信他了。
与人民悠然愉悦的相处,不随便发号施令。当天下太平、功成事遂时,也不居功,让人民认为这是顺其自然发生的结果,也就是老子“道”的思想中“无为而治”的观点。
真正的做大事、行善为的人,总能做到不露声色地完成。“功成事遂”是最终目的,而不是为了“名声利益”。
我最喜欢这一章的“悠然其贵言”这一句。它教会了我们说话办事要“谨言慎行”。也许我们自己以为自己说的许多话都是“贵言”,自己说的总是有价值的、对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对”的话,很多时候都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的语言真正值得“贵”一字,就要求我们拥有一颗高贵的内心,不随意去用语言去伤害他人,不用语言来表现自己的“高高在上”。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一章也让我明白,人在为人处事时需要更加“纯粹”。也让我想到了“匠心”二字,还让我想到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爱的纯粹:因为爱而爱,而不是因为一些附加条件,建立在任何“目的”的条件下的爱都是不真挚、不牢固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还是人对事物、理想的爱。
做事的纯粹:当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心无旁骛,心思专注,将经历全部投入在想做的事情上,才真正能做对事、做好事、成就大事。
做人的纯粹:为人真诚正直,以真心待人、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就在于我们如何去为人处事。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待人接物都怀着良善、相互理解的状态,那么这个社会的幸福感一定会大大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