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噪音-叔本华

作者: 张小咪的秘密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1-09 02:09 被阅读0次

我对噪音是很反感的。比如说,当你把一颗宝石分割成若干小块时,这块宝石就失去了作为整体的价值,而一支大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之后的威力就大大减少了;杰出人物的思路一旦被打扰,他的注意力被分散或打乱,他的智力随之会降到普通人的水平之上。智力得以发挥,完全在于精力的集中,亦即所有的智能都集中在一个主题上,也就像照射在凹透镜上的光束都聚在一个点上一样。而噪音就妨碍了精力的集中。为此,有杰出才智的人对任何形式的扰乱深恶痛绝,因为扰乱转移了或分散了他们的思路,尤其是噪音,普通人对此倒没有什么不安的。欧洲一个最智慧,敏捷的民族颁布了“严禁打扰”的法规,还作为第十一条写进了宪法。在所有的打扰形式中,噪音是最不礼貌的一种,它不仅打扰了思路,而且还具有破坏性。而且即使无其他打扰之时,噪音也会让人痛苦难言。偶然也会有一种轻微但持续不断的噪音在打扰我,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清楚地感觉到,我的思路越来越困难,就好比是腿上负了重却还要尽力行走一样费力,最终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叔本华是个对声音极其敏感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认识的一个小学弟。他们大概有相同的特性,享受孤独,享受思考。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地方。我不敢说对声音敏感的人以后一定就是杰出人才,不过叔本华在他的文章中好像有一种这样子的偏见。
我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对声音很敏感,讨厌身边的朋友聊天吵闹,打扰我学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热闹,对周围的吵闹倒觉得是种享受。丝毫不觉得它们会打扰到自己。大概是成仙了,哈哈。不过读起来还是能感觉到叔本华的小个性的。
小的时候也是很喜欢独自一人做事情的。比如我记得以前外婆还在的时候,我总喜欢在外婆家开辟自己的一块小天地,在阁楼上做着自己喜欢做的手工,看看书,整理自己的百宝箱。我现在想想,大概是从小生活在热闹的环境中于是渴望安静的处境。而现在身处安静的环境又渴望热闹吧。人呐,总是不知足。或者说是中庸,什么东西都需要恰到好处。慢慢地也不知道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性格。其实是一种随着环境的演变。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火车上同一个朋友讨论的一个哲学问题。
我:我讨厌社交,与那么多人一起聊天,又不怎么认识他们,都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了。
朋友:你怎么知道哪个是真正的自己?
朋友虽然年龄小,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让我思考了一下。
我之为我,是真我,有旧我和新我,我向往新我,于是处于一种旧我和新我的混沌状态,既向往自己能变得像同学那样社交能力强,又害怕这个难度,想居于以前的状态。于是会觉得社交很累,思想上抵触。

相关文章

  • 论噪音-叔本华

    我对噪音是很反感的。比如说,当你把一颗宝石分割成若干小块时,这块宝石就失去了作为整体的价值,而一支大部队分成若干小...

  • 对噪音异常敏感?恭喜,你可能是个天才!

    有人在噪音环境中暴跳如雷; 也有人不受影响,鼾声如雷。 u他们是“天才”,同时他们都憎恶噪音! 叔本华对噪音极为痛...

  • 叔本华论《论命运》

    “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的一生都有某种的规划——这一规划通过人们的自身天性或者通过外在的情势得以实施;...

  • 论教育——叔本华

    由于我们智力的本质所使然,概念应该来自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因此,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的。...

  • 叔本华《论孤独》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因此,亚里...

  • 叔本华论死亡

    1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

  • 叔本华论骄傲

    1 骄傲一般都受到人们的抨击和诋毁,我怀疑这些抨击和诋毁首要来自那些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己骄傲的人。面对大多数人的恬不...

  • 叔本华论读书

    1 人们普遍相信读书能使自己强大,但在读书过程中,如果不留意,我们的独立思想常常会有意无意被绑架。 正如叔本华在《...

  • 叔本华思想随笔——《论美》

    如果说没有先了解叔本华的核心思想,或者说没有先阅读叔本华《论教育》《论天才》的理论,对这篇《论美》是有一定的难...

  • 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实际就是从噪音背景中检测信号,所以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噪音-叔本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zk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