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趣却司空见惯的画面:曾经无比相爱的恋人或夫妻,坐在一张沙发上可以一个晚上不说一句话,手里的手机却刷个不停。
是的,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相对无言却丝毫未察觉?
我想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情感发展的自然规律,更是我们已经倦怠的心......
那么,怎样激起这个平静湖面的涟漪?如何打破这种相视无言的局面,我想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1
最好的“陪伴”不是存在,而是“参与”。
我们常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这个陪伴不是存在和出现,是真正的参与和加入。
当下,我们很多恋人情侣间,或是夫妻间,一旦相处久了难免会归于日常和平淡,激情散去之后就剩审美疲劳了。于是表面上两个人每天生活在一起,貌似人不离身,对方却感觉是隐形的,那种孤独寂寞无以名状。
因为我们在吃饭,却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因为我带着孩子参加兴趣班,你在一旁坐着打瞌睡;因为我在说话,你却一句也答不上来......
甚至好不容易盼来的结伴旅行,我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刷手机、看电视、吃饭、睡觉。
是的,这样的陪伴只能叫“出现”和“存在”,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互动,怎么可能激起彼此重新的“欲望”呢?
想让平淡已久的婚姻情感生活变得有声有色,我想就是双方找寻一件、至少一件彼此都感兴趣的事情去共同参与;然后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意义和成就;那么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这样的参与才能重新唤起双方对彼此的再认知,才能产生更多的新鲜话题。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夫妻和情侣。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和自己的先生结婚15年了,从大学经历到了现实,有了工作、孩子。然而他们的这十几年没有大家认为的“疲倦平淡”,更没有想象的“鸡飞狗跳”。因为从相识相爱的那一天,他们就有一个共识: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找时间每周至少两次在一起去爬山或者拍照。这两件事几乎从相爱的那一天到有了孩子的今天从未间断过。所以,他们之间永远有着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也永远有着新鲜的想法,夫妻之间的感情褪去了激情,是那种深厚的默契和舒服。
还有一对励志型夫妻,一穷二白在一起组建了家庭,他们就早早定下了目标:选择结婚是珍惜当下认为是“对的人”的对方,也不想再花时间去寻找其他人了,把共同学习,共同奋斗作为今后目标。于是夫妻俩就开始从小生意做起,一起创业,10多年后慢慢地有了公司,有了厂房,有了合伙人,如今上市了。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和追寻过程中,他们夫妻的共同目标、共同话题也越来多,根本不存在什么相视无言。
上面的例子就想告诉大家,久处的恋人还是夫妻,无论是出于现实还是理想,要给感情婚姻保鲜,其中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两个人的步骤要永远保持在一条线上,两个人的生活内容要彼此渗透和共同参与,这样才有可能“久处不厌,相看两欢”。
2
保持一定的“空间感”,让生活“有缝可钻”。
我们发现:很多相处了几年下来的恋人和夫妻,生活会被很多琐碎填满。工作、生活、孩子、休闲、娱乐......每一样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带入到了两个人的生命空间,让人无法喘息,也来不及消化和思考。
于是,伴侣之间除了琐碎就是琐碎,根本没有一点缝隙可以让自己放空和调剂。如此下来,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可以放松下来的时刻就是彼此面对,相视无言的瞬间了。这样难能可贵的瞬间没有人愿意再去打破,只想好好安静地刷刷手机,看看电视或者打打游戏。或许,这就是我们再也不想说话,不想沟通的原因吧。
那么,面对这样的状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调整生活的节奏,改变生活的方式,腾挪出一点“空间”让伴侣之间可以真正地放松,不必被生活吞噬,被彼此“过度消费”。
比如规定每周的开放日一天,就好像健身一样,某一天伴侣之间可以独自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承担太多的家庭责任,调整一下。或者双方轮流安排对孩子或家庭的义务,让其中一个人放假一天等等。
这样间歇的持续的预留“生活空间”对于产生“审美疲劳”和“被生活所累”的伴侣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调剂方式,拉开了距离,保持着联系,却不至于长久分开。
当然,这样的“释放空间”并非逃避责任,也不是让诱惑有机可趁,仅仅就是让生活的节奏和形式改变得更加合理罢了。
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曾经相爱的人们,都能智慧地选择生活的相处方式,改变对象很容易,能让平淡的生活推陈出新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