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获得灵感的3种方法,最后一种方法是爱迪生的最爱

获得灵感的3种方法,最后一种方法是爱迪生的最爱

作者: 舒芯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0:08 被阅读3次

看过《聪明的一休》的朋友们,肯定对一休的口头禅记忆犹新。每次遇到难题,别人急得团团转,一休却露出招牌笑容,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

当时,我对一休的这套说辞极为不屑。一直以来,我们被教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关键时刻,应该更加努力地想办法啊!一休倒好,动不动就“休息”,而且一“休息”就有解决办法了!难道学生都不用上课了,天天休息就好了?这不是公然的欺骗吗?

看了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才知道一休的“休息”背后隐藏着人类思维工作的秘密。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两兄弟分工协作,帮助我们思考、解决难题。当我们面对全新的问题,老办法全然失效时,就需要发散思维出马了。

怎样从专注思维切换到发散思维呢?奥克利教授说:“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当放松过后的你重新回到工作中时,就会收到一份迎面跳出的解决方案作为惊喜。就算问题的答案仍然犹抱琵琶,你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不是钻牛角尖,不是死磕,而是放下、喘口气,这就是“休息一下”奏效的秘密。不得其法,或者超级自制的人会走进思考的死胡同,身心俱疲。掌握方法的人,能够快速切换到发散思维,成就卓越的名人更是此中高手,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方法。

1.冥想

一休的招牌动作就是,盘坐在地用手指在头顶打转,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这种方式类似冥想。通过冥想,从难题中抽离出来,放空自己,大脑自然切换到发散思维模式。建议操作的时候,不要用手指在头上打转,那样容易让你又进入专注模式,最好同时播放空灵的纯音乐,让自己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

2.散步

散步是更易操作的方式,许多作家通过散步,寻找创作灵感,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其中之一。无论白天黑夜,查尔斯·狄更斯常常外出散步,一走就是好多英里,有时还会带上他的宠物渡鸦“格里普”。他的《伦敦夜行记》就是最直接的散步成果,长篇小说《巴纳比·拉奇》中破烂、凄惨的街道,乞丐和极度贫困的生活都源于散步中的所见所思所感。

3.睡觉

睡觉,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却是奥克利教授最为推崇的方式。爱迪生遇到棘手难题时,往往会去小睡一会儿。他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身旁的地上放个盘子,随着睡意入侵,整个人逐渐放松,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一旦爱迪生睡着,他手中的球就会滑落,小球落进盘子的响声将他惊醒。在这一瞬间,伟大的发明家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你沉入睡梦中时那种似醒非醒、神游物外的时刻,调皮的灵感最喜欢来撩拨你,然后顺利溜走,如果你够幸运,就能抓住它的尾巴,留下它。为了抓住灵感,我们要像爱迪生那样抱着球睡觉吗?当然不,我们可不希望因此患上失眠的后遗症。

安心享受睡眠,你在睡觉之前的专注思考,帮助你形成了初步思路,入睡可以让你在放松状态下思考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任何需要创造力的工作,醒来的时候,收集思维的碎片,在进入专注模式,你会有意外的收获。许多作家分享经验时所说的在睡梦中创作小说,便是如此。

切换思维模式的方法有很多,核心就是放松,啰嗦了许多,也非常期待分享你的放松方式。

最后要说,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苦哈哈的写作者,下次没有思路的时候,记得关掉电脑,“休息一下”!

舒芯 180612064

齐悦梦想社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获得灵感的3种方法,最后一种方法是爱迪生的最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a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