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晚上泡脚的时间,小晰再次央求我给她讲《这本书疯了》《这本书吃了我的狗狗》《我们走错书了》这三册绘本,其实这几本已经讲了无数次,内心真的有点抗拒了,再加上近几天我在读《千年一叹》,所以就劝她:
“今天自己看吧,我也要看我喜欢的书了”
“不行,不行”
“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你自己也可以看呀”
“不行,就要你讲嘛”
“那你先让我看完这一篇,你看不长,就两页纸”,我指着《我一定要复活》这一篇给她看。
“那好吧”,小晰拿着《这本书疯了》坐在小板凳上等着我,不时咬着书角,并没有自己打开看的意思,我还没看两段,她就有点不耐烦了:
“妈妈,你咋还没看好呀,你看得太慢了”
唉,只好作罢,我把书搁在架子上,开始给她讲起来,讲到好玩的地方,小晰还是乐得不停,好像她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一样。很多时候真是佩服孩子的执着、纯粹、知足,以及天真烂漫。然而她们也有自己的苦恼。
在《我们走错书啦》这个故事中,主人公贝拉和班班被狗狗撞出自己的书外,走错了一本又一本书后,他们来到了一片大森林,发现了一个小木屋,走进去,看到了大灰狼乔装打扮的老奶奶,老奶奶要留他俩吃晚餐,但他们发现了大灰狼尖尖的牙齿,意识到了危险,马上拒绝了“老奶奶”的邀请,从红色的箭头处火速逃走了。
今天我讲这一段时,营造了一点神秘的氛围,还问了小晰一个问题:“如果你碰到了大灰狼,会怎么办呢?”
“我会打它,打它,打它”,小晰一边重复着说,一边做出打的动作,甚是滑稽。
“大灰狼力气很大,你打不过可以选择转身就跑,你很擅长跑步,能很快把它甩掉逃走”,说完之后我继续往下讲,并未察觉到晰晰的内心变化。
三本书都讲完了,也该擦脚上床睡觉了。这时她又喊自己饿了,执意要吃点东西,我只要给她蒸了一个她最近喜欢吃的苹果,蒸的过程中,她开始玩起了积木,玩着玩着转身问我:
“我绊倒了怎么办呀,我跑着”
我一时没反映过来,“什么绊倒了怎么办呀?”
“绊倒了怎么办呀,大灰狼撵上我喽”
我顿时明白了,原来她一直在担心逃跑的过程自己绊倒了,被大灰狼追上该怎么办,看着小晰恐惧的眼神,我赶紧安慰她道:
“没事儿,我和爸爸会保护你,把大灰狼赶走。再说大灰狼生活在大森林里,我们这儿可没有森林,都是高楼,它没办法在这里生存呀,说不定它来到这儿还害怕我们呢”,我一边说一边表演大灰狼躲人的样子,并模仿它一不小心撞到了门,捂着头疼得直跺脚,小晰看得哈哈大笑。
看到小晰释然后,我意识到讲故事的方式给小晰带来的“心理负担”,殊不知在我们看来再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内心也能掀起“滔天巨浪”,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亲身经历的体验,我们所能做的大概只有看似有道理的说辞和持久的陪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