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是在小黑书第三辑中读到的。当初被安利了小黑书,便是因为看到网上有人在推介这套丛书的时候,提到这篇文章中,伊凡伊里奇在临终前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原来是驶错方向的震撼感。
因为很好奇,一个人是如何能够在生命终点才恍然大悟,所以迫不及待的入手了这套丛书并第一本阅读的就是N°27这本<伊凡·伊里奇之死>。
其实很失望,整篇文章分成两个大的部分,前半段说的是伊凡·伊里奇葬礼的事情,后半段说的是伊凡·伊里奇本人从健康到衰亡的过程描写。回味起来的确有很多唏嘘的内容,例如死后的同事们想到的是工作的补位,妻子想到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补偿金,所谓的挚友也只是碍于普世道德才参加葬礼而迫切的想要逃离并进行下一场party。全文中真正关心男主的人只有那个未成年的儿子和朴实憨厚的庄稼汉仆人。嘲讽了婚姻,嘲讽了医生,嘲讽了友谊亲情,甚至连男主本身的性格也被嘲讽了一遍,可将这些都统统拼凑在一起,却是如此枯燥乏味,平淡无奇。以至于最后对那段曾经使我拿起这本书的死亡描写的段落,都显得那么平实无奇。
我实在无法将那些冗长铺垫,与最后一个几乎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花红酒绿的人,骤然发现自己人生原来只是在倒退而感到不对劲的觉悟上联系在一起。感觉整个故事的逻辑进行的是如此怪异,好像作者只是为了在最后那一段稍微精彩的片段前故意生搬硬套了一些前菜素材罢了。但即便是后半段逐渐“似乎”走向高潮的死亡演进,也只是给我一种硬生生的浮夸但又那么虚弱无力的感觉而已。
我不常看国外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名讳虽然了解是一位文学巨匠,但文字上的了解也仅限于读书时代教材上的节选片段。看完这篇<伊凡·伊里奇之死>之后,也试图去许多网站查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毕竟我怀疑可能是我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其中的意义。但是一片盛赞下,都很虚空飘渺。甚至在着手写这篇简短的读后感时,以上的那些对于唏嘘内容的描绘都是我绞尽脑汁强行理解出来的内容,我依然不是很懂,为什么伊凡伊里奇最终会发现自己的生命是一次反向行驶的错误,也不是很懂,无聊而枯燥的这篇文章为何能够被誉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
难道,名作的意义只是因为名作家么?可能,是文字上的水土不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