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晴 阅读时间:早八点
书目:《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阅读内容:第5章 与儿童同频
了解儿童在想什么比只是看他们在做什么更有价值
笔记摘录:
“有效的教师互动与儿童同频,而不是期望儿童与他们同频”
有效互动以来教师的敏感性,即在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地关注儿童的需要。知道儿童在想什么、他们感觉如何、在寻求什么样的帮助,这些都会影响教师选择说什么,以及他们所说的内容对儿童是否有帮助。
随着儿童长大,互动是否被视为干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将儿童看做学习者。如果儿童被阚总是教师观点的被动接受者,那么教师的角色将是干预者,他们决定儿童的学习经验并未他们做好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主导儿童的学习。他们会通过解释、示范、告知、知道来教学,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儿童学到二楼什么、理解了什么。这样就不会给儿童留出多少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追随儿童兴趣的空间就会减少。
思考:这里所说主要还是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问题,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儿童是天生的有能力的学习者,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并不是这么做的。大多数教师对儿童并不了解,在观察和倾听方面更是微乎其微。教师忙忙碌碌,每日忙得到底是什么?
与儿童同频的策略:
1.观察
教师的任务是理解多看到的东西,识别重要的发展里程碑,并确定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记录
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力应该始终集中在儿童身上,而不是记录本上。
思考:现在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游戏时,老师所谓的观察便是拿着手机咔咔咔,孩子们也习惯了老师的动作,甚至会在意识到老师的意图后摆好姿势和表情。有多少老师是真的静下心来,真正做到了放下和靠近?
3.积极倾听
观察必须包括积极倾听。
倾听儿童是对儿童的一种尊重,表明教师关心儿童的想法和感受,这确保教师在互动中有正确的起点,因为互动基于儿童的想法,儿童的想法没有被教师忽略。
4.共同构建
共同构建其实就是参与,教师要参与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全情投入。
5.对儿童着迷
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注意力要充分集中在儿童身上,“着迷”一词表达的是一种状态。
注:观察不应只关注儿童行为,而应关注儿童思维。儿童在想什么,是否参与、关注点在哪里、是否(与自己或他人)交谈、在谈论什么。
儿童对某些活动已经非常熟悉了,因此,他们随心所欲地一遍参与活动,一边思考别的事情。因此,如果教师认为儿童是在思考手头的工作,那么他们和儿童交谈的时候通常会发现儿童一脸茫然,因为教师谈论的东西与儿童当时所想的东西相去甚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