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跑步常常羞于启齿,怕自己无法坚持,担心别人笑话。
我跑步一周之后才忍不住悄悄告诉同事:“今天跑步了。”
毕竟,自己的速度,与其说是跑,不如说是快走,1公里需要10分钟;自己的距离,与其说是跑步,不如说是散步,一共才3公里。
但是,跑步就是跑步,它和快走、散步完全不同。双脚离地的腾空飞翔摆在那里,走路可不会双脚离地!气喘吁吁、满头是汗的事实摆在那里,散步可不会燃烧那么多热量!
重要的是,跑了就是跑了,跑出的每一步、跑过的每一天都是一种成就。
1、迈开腿跑起来,本来就是一种超越
在跑步这件事上,如果2019年迈开腿跑起来,你超越了95%的中国人;如果现在跑起来,你超越了80%的中国人。
按照美国尼尔森统计公司的说法,处于跑步第一层级的国家,人口总数的一半喜欢跑步;我国目前处于第二层级,跑步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0%,差不多3亿人。
在你我跑步之后,将来会有几亿人一起跑步,能够现在就跑起来,想想都挺牛!
跑步更是对自己的超越!
昨天的我喜欢睡懒觉、总是熬夜、总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没关系,我今天终于按计划跑步了。
人都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在跑步的此时此刻,我们战胜自己了。
2、每一步都算数,跑步是一种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需要某种积累,经常做加法才有机会从量变到质变。
跑步,每一步都不简单。腾空的一刹那,重心向前,凝聚着全身的力量;落地的一瞬间,压力骤增,单腿承受着几倍的体重。
身体的起伏既是跑量的积累,更有感悟加持。
脚掌落地的位置和身体重心正好重叠,不错;脚掌有车轮滚动的感觉,很爽;双臂摆动的力量居然传到腿部了,蹬地好有力度。
这些感悟不仅仅是跑步的经验,它正在融入血脉,成为身体的记忆。
3、每一天都有效,跑步里有一种自我实现
跑步半小时,身体代谢速度、血液循环进入稳定的运动状态,运动效果会持续四到六小时:呼吸更清爽,注意力更集中,体感更轻盈。
有的伙伴,晨跑45分钟,全天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生机勃勃。
除了身体状态,跑步更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心理暗示:一个想跑就能跑的人,没有理由怀疑自己;一个坚持跑步的人,不会找借口逃避。
跑步的路上,自我鼓励,自我认可,有心理斗争,更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跑步久了,成就感会沉淀成一种习惯,或许,那时的感觉还没有刚刚跑步时强烈。
准备开始跑步、刚刚开始跑步的伙伴们,珍惜最初这一段跑步历程吧,只要跑起来,用心体会,每一步、每一天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