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娃暑假军训前那屈指可数的倒计时里,室外辣嚯嚯的大太阳不肯示弱地炙烤着“魔都”的角角落落,我带着比我还高出一丢丢的娃倒了两班地铁总算进到城里去揪一揪“2024书展”的尾巴。
不好意思呦,正准备快速“逃”出镜头的娃也被我的小米“逮”住了他的“尾巴”。他不嘻嘻我嘻嘻
兜兜转转,从上图中的西一馆拾级而上,再到另一侧的东一馆缓步走下,这最后一天的书展依然人声鼎沸!闹猛得伐得李额了!
然而最大的感受是——线下纸媒生存不易。
你想,所谓“书展书展”,书是根本看不完的。
无非就是“上头任务来了”,集中借个场地办展,反正也不是头一回,展商们驾轻就熟地进场、捣腾、布展、宣传,各种新书签售搭台唱戏,大小演讲轮番登场……
于是,以出版社为单位的纸媒在自个儿的“地盘”里比打折力度,比促销盖章,比直播话术……
别人的参观路数不予置评,我拿自己举例,我觉得逛“书展”和逛“书城”只是范围大小种类多少的差异。
结果都是一样的。
目的就是为了“领领行情”,翻翻感兴趣的新书,倘若偶遇“戒不掉的韩寒”(写过),我几乎以为自己简直就要马上可以“闭眼入”!
但是但是但是,且慢!
此时,“做人家”额性格肯定会在买单前的一两分钟里提醒自己何不掏出手机先“淘”一轮!
线上同一家出版社保正,价格比现场标出的“五折”还要低……
换作你,你怎么选?
——我说过我喜欢韩寒,喜欢余华,但都没有喜欢到“当下立刻一分钟也不能等了”的迫切程度。
再说现场买不还要从“城里”背回去抑或服务台一本两本再出个邮费邮回同城宝山?
我这“小家小户”的……
于是,和以往逛“书城”一样,我又一次默默地在手机里选中那些个心头好并把它们挨个移入“购物车”。
你要说,难道就啥“收获”都没有?——那倒也未必!
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展位逗留并买了一个珐琅书签,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冰箱贴。权当也没“白来一次”。
我对“复旦”的喜欢和执着向来有迹可循!你懂的!
回到主题,比起更环保价格也更低廉的电子书,我确定自己偏爱纸质书。甚至还一度迷上过“后浪”(出版社)独有的墨香。
然而,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购物的便捷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壁垒,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不像一瓶“大热天的续命水”,立刻马上就要“咕噜咕噜”图个爽快。
你看,线下纸媒很难!
难就难在遇到“喜欢,但仍然也可以‘等一等’”的书迷。她们具备足够的网购经验,熟练地下单(也许还有满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