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英文版的,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加之自从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来,为了使实符其名,不免多一些学习,思考和实践。因此,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哲学命题的答案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有的时候就是会突然顿悟的感觉。我终于有了内心平静而从容的感觉,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学习学得偶尔头昏脑涨,但是每一天内心都是喜乐安宁的。同时,也希望遇到的人都能够更加内心祥和,轻松自如地生活和工作。即使身体和头脑很累,心也不累的感觉。
我之所以突然顿悟了,活明白了,好像还是读书和学习,以及结合自己的经历,不断反思带来的结果吧。当然,这个过程也不算短了,开悟的也不算早了吧!但是,一经觉醒,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或者说是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了。
就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写的,记得最早接触这首词,差不多是二十二年前,大概16岁时的哲学课堂上,应该是政治课中讲哲学的课堂上吧。那时,只是觉得这首词很美,怎么美,没有印象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今,才真正有所领悟。仿佛,小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纯真的眼光,不带一丝偏见,于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觉得一切都很新鲜。逐渐,和世界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知识,加上一些经历,自己就有了很多信念。毕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对于幸福和快乐不一定能记住,反而是那些负面的一切,使我们的心灵蒙尘,无法散发出本来的光芒。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时,再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上心理学的知识,终于,慢慢擦去了沉积的尘垢,拨云见日般,终于,穿越了迷茫,穿越了痛苦…来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地。原来,我一直在这里,只是,走了太远的路,把自己弄丢了。
为什么又说无我呢?因为,一旦,重新发现了自己,就远离了所有的痛苦,也就不再执着,逐渐忘记了还有一个“我”。每天,都完全活在当下,沉浸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中,沉浸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之中,仿佛就是在人生的河流中,顺势而下,几乎不费力气。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能使自己活得幸福快乐的那个“你”,就在灯火阑珊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悟到无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感悟奉献出去。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在这个世界上跌跌撞撞走了三十多年,每一个遇见的人,每一件经历的事,现在再用学习了心理学和思维课程的头脑去回顾,用心去感受,大多是还是很感恩的!感恩遇见!感恩这个世界!即使是令我受过伤害的人和事,以及这个工作和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也比之前可爱了。
于是,我想我也该回馈给这个世界一些什么?很多同学和遇见的人,说看我写的东西很疗愈,有的让他们也陷入了回忆和思考,我想这也是值得做的事吧。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别人看清楚自己,重新获得力量去面对生活。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带给身边的人温暖和力量。
其实,想到这些,还是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把时间都用来读书,曾经执着于追求一些“荣誉”,其实,背后是缺乏安全感,希望那些东西能带给自己安全感。遇到挫折,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虽然,拿了教育硕士学位,但是并没有一直坚持学习英语。虽然,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但是一直没有努力坚持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咨询能力。虽然,花了很多钱,报了很多课程,也买了很多书,有的没有学完,有的学了没有好好实践,或者实践了,遇到困惑没有及时去想办法解决,也没有好好总结。
但是,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都从无中来,也终将归于尘土。活着,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无论过去经历了什么,我们都应该感恩这仅有一次,不会再来的生命。
想到这里,我们是不是都欠自己一个道歉?不完美的我,就是最美的我。我活的这么辛苦,还一直在努力地活着。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活得不那么沉重和痛苦了呢?
昨天,遇到了一位同样80后的,第一次见的朋友,是一位老友的先生。其实,这位老友,也很少联系,不一定彼此了解很多。但是,人就是这样奇妙。当那位男士开口讲了很多自己的困扰时,我其实也看到了自己和同样80后的很多人的影子。
每个人都在这个时代里,难免会有时代的烙印。比如,这位男士,在我看来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财富相对也比较富足。但是,就像这个时代里的大多数人一样,脚步走的太快了,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心灵。
我们80后其实都比较辛苦,虽然我们相对上一代人基本没挨过饿,物质也逐渐丰富起来。可是,我们40后的爷爷奶奶,60后的爸爸妈妈,以及小时候,大约四十年前的社会的样子,和这期间我们慢慢成长,直到人到中年,所经历的时代巨大的变迁,所有这一切对我们的影响或者是裹挟,都令我们有一些心灵冲击,只是我们没来得及去静心感受罢了。尤其,顺利时不觉得,有困扰,或者痛苦时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其实,我从来没有用咨询赚过一分钱。但是,为了让我们的谈话引起他的重视,以免他又掉进去以前旧的思维,带来的旧的漩涡。在他更新了,在我看来,两个点之后,我告诉他,我的话是有价值的。一般不开口,不然就要付费哦!其实是,怕他听听有道理,过去又算了。
知道,与做到之间可能差得是整个人生。不然,为什么很多人,貌似啥都懂,还是不开心。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其实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几个方面。孙悟空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心,他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但是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经历千山万水,用脚步一步一步量出来才能取得真经。唐僧是如来佛座下金蝉子转世,天选之子,代表一个人的信念,也得在徒弟们的陪伴和帮助下,偶尔还得观音大士等出面化解危机才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猪八戒大约代表一个人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他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愿意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世俗的成功往往都是逆人性的。而想必,很多人喜欢猪八戒,可能是喜欢他的真实,甚至幽默。也许是因为他天性使然,也许是他是天蓬元帅,不过是犯错被贬下界,终将回到天庭,心中有底气吧。沙僧代表一个人的理性和逻辑,从来不犯错,就是不太可爱。所以,很多人嘴上说想成功,却不舍得改变自己,不想受苦。白龙马代表了一个人的坚持和毅力。在师傅信念的指引下,白龙马一往无前,从不停止。
孔子对自己的灵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先生解释说: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懂得了立志学道,即道路或真理。不同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学是增长知识,孔子说的道是指悟性的提高。三十而立,是他在三十岁时,懂得了行事为人的准则。四十不惑,是懂得了人生智慧。冯先生说这时孔子大概认识到的只是道德价值。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六十岁,他懂得了天命和顺命。换句话说,他进一步懂得了在道德以上的价值。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他的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可以顺乎自然,而所做的都合于规范。
十年前,读这本书的中文版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一点灵光闪现般的顿悟,但是还是用了十年的时间,为了追求“优秀”,花了五年考取并获得了教育硕士学位,花了几万块学习心理学的一些课程。十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背负着自己还不够优秀,也还不够安全的妄念,辛苦奔忙。甚至一度,把自己累到生病,到现在有些疾病都可能不会彻底恢复,虽然不是大病,但往往发作时,影响工作和生活。
也许,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笑对八十一难,苦练七十二变”。现在,我还是很努力地在读书,学习和上课。但是,这是我发心的一个选择。同样是累到头昏脑涨,但是内心是幸福而安宁的。因为,我已经不再去追求了,或者我唯一追求的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在乎结果,或者说不过分追求结果。
读书带来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读书就是在读自己。十几岁时第一次读红楼梦,我会把自己和黛玉,宝钗,王熙凤等人去对比,发现似乎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不免内心窃喜。也许是青少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或者说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缘故吧!
三十岁左右再看红楼,我注意到了一个丫鬟小红,觉得她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去北京学习了生涯规划的课程,我才明白,我欣赏的是,小红虽然出身卑微,仍然在努力规划着未来,甚至在创造自己的未来,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而我遇到了挫折,还说要信命,哪里是信命,明明是逃避成长,不去想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嘛!
后来,遭遇了更大的挫折,内心惶惶然,几乎要丢掉自己身上的爱学习的优点,变得有一些,逆来顺受,甚至有一点消极。当时,我在日记里写下,自己就像是一头历经沧桑的老黄牛,任凭生活的钝刀子戳过来,也不想去吭一声,宁愿默默忍受,也没有力气反抗。这时再读红楼,突然发现,自己竟没有一个刘姥姥活得豁达。
十几岁时,大概是有一些看不起刘姥姥的,可能嫌她丢人?去大户人家,要饭似的,叫别人把自己当猴耍?后来,看到她在贾家落魄之后,不惜卖房卖地救巧姐儿,怪自己错怪了好人。再后来,佩服她的勇气,敢于直面生活的困难,豁出去了,叫人笑话怕什么,让一家人活下去才是道理呀!怪自己,看到了还做不到。现在再看她,由衷地敬佩!自叹佛如!特别读了《六组坛经》,《妙法莲华经》,《次第花开》,等佛学著作,更加觉得她就是现世佛一般的人。为什么曹公让她去救巧姐,就是告诉世人,“功不唐捐”呀!看着你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能救人于水火,后来也许就会回报在你身上,所谓福报吧!僧人看着是去化斋,根本不同于要饭,其实是在度化世人,告诉我们,舍就是得,不舍不得,得可能是失。
悟到这些之后,我才发现,作为老子《道德经》著经地出生的人,放着老祖宗的智慧,不知道去珍惜。还有,大道之源的《易经》,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更加坚信,我们中华民族哪里是没信仰的民族?我们只是不信宗教。我们信仰的是比宗教更高一层的哲学。“人经过哲学达到的更高价值比经由宗教达到的更高价值,内容更纯,因为其中不掺杂想象和迷信。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这是合乎中国哲学传统的。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就得到了宗教所提供的最高福分。”
有可能是历史原因,和最近几十年经济发展太快,我们没有认真去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会有传统文化的印记,只需要去唤醒而已。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知道我们的祖先,炎帝发展农业,发明医药。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发明衣冠。至少,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文明就出现了灿烂的仰韶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基因就是兼容并蓄,对所有的优秀文化都是友好的,开放式的。正如,《周易》中所说“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发现真的是太渺小。
但是,每个人都是他人的环境。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愿也能为这世界发出一点点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