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这则短文主要分析“直接公益”与“间接公益”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依据的是作者自身对公益实践经验的总结。
-
直接公益VS间接公益
自打6月29日中午12点独自一人挑战徒步行走于巍峨高山之间,烈日炎炎下终酿成奄奄一息的精神状态,奢睡居然会成为身不由己的个人选择了。
也就是这次“腾爱 鸿基金传递‘一千零一个愿望’公益活动走进云南永胜”,让往日的公益实践行为也彻底被颠覆了,凡是公益成为一种企业行为,公益活动的出发点与终结点都在市场交易,必须考虑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合作强调的是各取所需,在这里看到的都是赤裸裸地讨价还价,纯粹的公益信念就不像草根公益组织那般明显。
在此处,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信息”的重要作用,离开了信息,公益链条根本不可能完整。腾爱作为腾讯公益下进行自助捐赠的平台,刚刚起步,对刚刚步入公益圈子的个体而言,其“直接公益”操作模式还很难为其熟稔,更别说借助这个有较大制度设计缺陷的平台进行募集相关物品。
“直接公益”也即不需要通过中间公益组织/公益团体进行物品接收、物品配资、物品发放、物品反馈,而是直接将物品捐赠方与物品接收方的通道打通,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只是充当了起初信息的搜集及发布者角色。
此种情形下,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就不必考虑以其自己的信誉来博得物品捐赠方的信任,腾爱很多时候是在透支他们项目的信誉来支撑此平台的运行,但这与支付宝功能却有很大的差异。
公益组织/公益团体要壮大并制度化,往往最大的资本在于信誉在圈子里的确立,而信誉资产是需要沉淀的,更是需要自己前期的大规模投资才能取得。
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对信誉的投资主要集结于满足捐赠方与受赠方公益服务两方的定量要求,捐赠方要求将这批物品送达某一所村小学,哪怕某一个个体,公益组织/公益团体都要义无反顾地允诺其合理要求;
受赠方需求某一种类的物品,哪怕某一品牌的物品,公益组织/公益团体也要义无反顾地承诺其合理要求。信誉资产就是在多次定量满足公益服务供需双方的合理要求过程中得到聚集,并会以指数形式快速向各个方向扩散并形成一定的认可度。
现在腾爱做的工作就是提供公益服务供需双方直接面对面交易公益服务产品,越多的公益需求/公益供给通过此平台得到满足,她前期可能损耗掉的信誉资产(如果物品接收方没有反馈物品信息给物品捐赠方,就直接伤及到物品捐赠方,捐赠方就可能不再通过此平台提供公益服务)就能够通过庞大的参与数量增长而得以弥补。
腾爱此时就完全替代了在基层一线的草根公益组织所做的各方位公益工作,一线的草根公益组织此时也就沦落到了只是庞大腾爱链条上的一个无足轻重的一环,搜集搜集学校需求信息并按照其固定格式发布需求信息。
当然,最后的结果也必定是腾爱兼并这些公益组织/公益团体,让这些公益组织/公益团体成为她的雇工(也可以说这不是受制于她的雇工,更合理的说话是成为她产业链中无足轻重的一环),之前完全仰仗于此平台开展残缺的公益活动,信誉最多是在与腾爱交互的过程中得到腾爱的认可并聚集,而在整个公益大圈子中却显得异常沉寂。
当你发现你很无奈地受制于她时,制度环境依赖的后果,是你离开了这个平台,开展任何公益活动都显得举步维艰。想叫板,你必须知道,你之前开展的活动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她完全可以让其他一线公益团体取代你的位置,反正都是在雇佣搜集一手信息并着手发布信息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像诸如腾爱、微益中国等这些直接架起了公益服务供需双方桥梁的公益平台,往往都会成为那种在某个学校支教的志愿者或大学生的首选,而对于有志于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吸引力就不那么强悍了。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直接公益往往漠视了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在衔接公益服务供需双方中所起到的极重要作用,她展现最多的是直接公益自身这个平台。因此,越是更多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加入到这场直接公益竞技赛中,直接公益提供平台越是被无限放大,也更多地被人所知晓,而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主体也由公益组织/公益团体转变成了直接公益平台提供者。
这就是为什么“微公益”(主要指新浪微公益)会成为公益组织/公益团体最青睐的公益服务平台。微公益与腾爱、微益中国最大的差别,在于微公益提供的公益平台并没有遮掩住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在公益活动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微公益仍然是一种间接公益行为,在这个公益链条中,最重要的公益环节都为公益组织/公益团体所掌控。
微公益越是发展,越是汇集了人气,公益组织/公益团体越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也就越会为公益圈子所熟稔,并通过传统与现代公益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源源不断的信誉资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在腾爱/微益中国公益平台上,公益组织/公益团体搜集需求信息并发布信息之后,外界很少有机会看到公益第三方所提供的支持,公益组织/公益团体的信誉只能在基层狭小的圈子里汇集,最多是那些偏僻村小学给予更多的信任,对公益组织的发展并不能带来战略性影响;在微公益上,我们是需要通过转发来寻求帮助,而这期间的公益圈子彼此的接触将对公益组织的品牌认知度带去传播力。
行文一句话:“直接公益平台的出现会对基层一线的公益组织/公益团体形成较大威胁,但直接公益平台并不是向往继续成长的公益组织/公益团体的首选,只是那些难以树立公益理念的个体支教志愿者/当地年轻执教老师为他们所在地学校争取公益资源的最完美平台。”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