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实验小学 吴雪凤
这节课要评讲试卷,一个男孩儿站起来说:“老师,我忘带试卷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于是交代那个男孩儿:“去老师办公室,我的座位左手边书架上有试卷,再去拿一份。”
一会儿,男孩儿两手空空、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老师,没有。”
“没有吗?”
“真没有!”男孩儿继续摇头。
“你看了别的地方没?问其他的老师了没?门口放了一堆试卷的桌子上看了没有?”
“没有!”男孩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扭头跑出了教室。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到底是男孩子跑的快,一会儿就把试卷拿回来了,拿了两份,包括第二页作文页。
“聪明,学会更全面考虑事情了!一次性拿全了东西,还考虑到帮我带了一份!”我和学生们都笑了,我接着说,“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老师,我知道你要讲什么故事!”好几个学生同时举起了手。
“哦,我还没开口讲呢,你就知道我讲的是什么?你讲来听听,看跟我要讲的是不是一个故事!”
“好!”
指了一个学生,他开始讲起来《买土豆的故事》:约翰和哈利同时进了一家蔬菜公司工作,三个月后,哈利很不高兴的走进经理办公室说:“我和约翰同时进公司,他已经升为了部门主管,薪水也增加了一倍,我也勤勤恳恳,从不懈怠,为什么我的薪水没有增加,职位还是普通员工?”老板说:“公司准备预定一批土豆,你去看看哪儿有卖的?回来再回答你的问题。”约翰回来了,说:“二十里外有一个批发市场,卖土豆。”“土豆多少钱一斤?”约翰挠了挠头:“我去问问。”转身跑出去了。问完价格回来后,老板又问:“有几家在卖?”问完卖家回来,又问“三家价格一样吗?”当约翰又一次转身准备跑出去考察时,老板让他等着,让哈利出去考察,哈利回来后,不仅一次性说出了价格和卖土豆的商家,而且还对比了每一个商家的价格,甚至把卖的最便宜的的那个老农也请过来了。
…… …… ……
男孩儿讲完故事,我对他举起了大拇指:“厉害!从一件事能想到读过的类似主题的文章,能猜到老师要讲的故事,能明白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这就叫举一反三,这跟大家平时读书用心、善于思考有关。举一反三是一种能力,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种能力来学习。”
就这样,学生带着这种思维进去了试卷的评讲课堂中,共同总结出普遍感觉困难的两道题出自大家复习时疏忽了的“泡泡框”和“单元导读”,查漏补缺,进一步复习和巩固了前三个单元的“泡泡框”和“单元导读”,分类复习了“课内阅读”《珍珠鸟》片段,拓展补充阅读《猫》片段。
齐诵正在进行中,教室门“通”一下被推来了。一个高个子男孩的头探了进来,瞅见我制止的眼神,欲言又止。
齐诵结束,我询问,男孩儿期期艾艾的说要借书。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总是有学生来学校前不看课程表,少带书或者忘带书。
当男孩儿借完书走出教室,我问同学们:“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男孩儿借书这件事,哪些方面做的不好?”
“老师,他进教室前应该先喊报告,不应该直接推门,很不礼貌,容易让人反感。”一个学生说。
“是的,不仅仅是进教室喊报告,在进入老师的办公室或者陌生人的房间,都要先敲门,经过允许后再进入。”举一反三思维持续中。
“老师,来学前应该检查好书包,把需要带的书、工具带齐了。”
“应该等教室里读书声停下来了再敲门。”
…… ……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这样的状况时有发生,出现这种状况,大多时候是训几句就过去了,学生该犯再犯,老师该训再训。换一种教育的方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处处留心皆教育,给教育换一种温度,说不定会让人更容易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