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子女的责任,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四川省万源市石窝镇张文银、裴茂得夫妇虽自己已经年过花甲,但多年来一直悉心照顾年迈的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用孝行传承良好家风,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妈,我们希望您能够活到120岁”
▼
真情无声释孝义
——万源市一对六旬夫妇数十载
悉心照顾长寿母亲感动乡邻
“妈,我们希望您能够活到120岁!”“啥子(什么)呀?你们说啥子(什么)哟?我没听到,呵呵呵呵,能不能再说一遍……”
闲聊中,
一对六旬夫妇一句发自肺腑的朴实话语,
让现年99岁的侯玉连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这对六旬夫妇是万源市石窝镇罗家庵村草墩寨组的张文银、裴茂德夫妇,丈夫张文银生于1951年,现年68岁,妻子裴茂德生于1950年,现年69岁,都已年近七旬。夫妇二人悉心照料的侯玉连老人是张文银的生母,生于1920年,今年已经99岁高龄,是石窝镇有名的高寿老人。夫妇二人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长寿母亲的事情,已在当地十里八乡传为美谈。
无悔选择 亲情无言天天伴
“成功男人背后有个伟大的女人,长寿老人背后离不开好的儿子儿媳。”这是石窝镇镇长欧阳红对张文银、裴茂德夫妇的评价。99岁的侯玉连老人,行动已经不大方便,吃喝拉撒基本都在一个房间。但走进老人的卧室,床铺干净,房间里没有一点异味。这一切全靠张文银夫妇二人的悉心照顾。
侯玉连老人有5个孩子,3女2儿,张文银排行老四。提及和老伴相识的经历,裴茂德舒心地笑了。“他这个人不张扬,心眼也好,比较靠谱。”她说,1968年经亲戚介绍,两人相识。“后来见面觉得还不错,就相处了。一直以来,他都是说得少,做得多。”
“她脾气好,是个贤妻良母,能吃苦。”张文银如此评价妻子,“她一直跟着我留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有享过什么福。我们家里多亏了她。”张文银望着天花板,眼角有些湿润。
“从我们结婚之后,婆婆一直跟着我们一起生活,我们娘儿俩从没有吵过架。婆婆从年轻时候起就爱干净,生活节俭,勤劳。”裴茂德说。
“其实换做是别人,也都会这样做的。哪有做儿女的不孝顺父母的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她说,婆婆的身体一直不错。他们夫妇二人经常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婆婆到将军广场、金山寺、石窝卫生院转转、遛遛。
“她喜欢看电视,喜欢走动,每天都要拄着拐棍在房间里来回走一走。每天晚上睡前都要躺在床上做伸腿抬腿运动,嘴里还喊着‘1、2、1、2……’”一直以来,老人都很懂得养生。如今,老人行动已经不大方便,裴茂德一直无怨无悔地进行照顾。“婆婆每天晚上都必须洗脸、洗脚、洗身子,清洗干净才能睡觉。”即使在老伴的帮助下,她也要近一个小时才能给婆婆擦洗好。
婆婆喜欢吃零食,家里的糕点、牛奶和营养品从来不断。做饭时,她也会按照婆婆的口味做。为让老人肠胃好又能够营养跟得上,几十年来,她每天都会把米打成面煮干一些给婆婆吃,常年鸡、鸭、鱼、牛肉不断,全都煮烂熬汤给婆婆喝。
言传身教 孝老爱亲代代传
得知张文银、裴茂德夫妇家庭情况的人,在了解这些年他们所做的一切后,都会赞叹他们的了不起。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觉得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是作为儿子儿媳应该尽到的责任。
张文银介绍说,婆婆蒲述春曾经一段时间患有心口疼的毛病,父亲张开孝不但四处寻医问药,还割下肩膀上的一块肉熬水给婆婆喝,最终治好了婆婆的病。母亲侯玉连36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这之后,母亲没有改嫁,而是勤俭持家,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70多岁的母亲,一边养育了5个子女,从无怨言。在五十年代闹饥荒的年代,母亲更是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卖完换吃的食物,让年迈的婆婆每天都能够填饱肚子。谈到母亲,张文银就觉得她真的很伟大。
张文银从不放松对儿孙的教育,不仅言传,更注重身教,从小就让儿孙意识到:学习要踏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孝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
如今,大儿子张杰已经49岁了,二儿子张海林已经45岁,兄弟二人在福建泉州开办了一家工厂,即使再忙,也总是会每年春节期间回家陪伴老人。在回家的时候,兄弟二人主动服侍婆婆,并用幽默的动作逗得婆婆开心大笑。
现年24岁的孙子张俊已从英国留学归来在厦门参加了工作,现年20岁的孙女张倩正在英国留学,20岁的孙子张斌还在广州大学读大二。学业有成的孙子孙女,也总是会在过春节时回家陪伴长辈,并懂得了尊老、敬老、爱老,无论吃什么都先给长辈吃,充满了孝心和爱心。
而妻子裴茂德,更是默默地当好了贤内助,教育子女,照顾老人,整理家务,悉心程度丝毫不亚于张文银。
裴茂德回忆说,记得还是八几年的时候,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张杰从白沙带回了五六斤西瓜,她就分给了村子里几位高龄老人一起吃,年纪已经90多岁的袁友天老人不知道该怎么吃,还连声说:“你这个东西生的怎么吃嘛!吃了得不得拉肚子哦?”裴茂德就一口口喂老人吃,老人吃后又一个劲儿地说:“想不到这个东西还真甜,还真是好吃哈!”
五世同堂 和睦家庭人人赞
“茂德,茂德!”躺在卧室里的侯玉连老人不停地喊着裴茂德。而裴茂德听到婆婆叫自己名字时,立马跑到屋里,和老人家说说话,安抚她一下。“其实她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喊喊我们。”裴茂德说,家里从来不断人。除了买菜之外,她很少出门。晚上出门跳跳广场舞、打打金钱棍时,也总是会让婆婆坐上轮椅把她推到广场上去看。婆婆年轻时就很喜欢耍车车灯、耍金钱棍,看到她们广场上耍的金钱棍时,还总会时不时评价说:“你们那个没有耍好,不是你们那么耍的……”逗得大家一阵欢笑。
50年来,裴茂德始终如一地照顾婆婆。现在,婆婆侯玉连的大女儿78岁了,大儿子74岁了,都已经得了重孙,这个大家庭成为了一个村里人十分羡慕的五世同堂的家庭。在裴茂德和张文银的影响下,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非常和睦,上行下效,晚辈们对长辈都非常尊敬和孝顺。
张文银说,老人能活到99岁,在村里、镇里都很少见,这既是老人的福气,也是他和妻子的福气。
“其实母亲长寿除了吃穿照顾得周全外,主要是精神上轻松、舒畅。我们的后辈们也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上行下效的力量太大了。”张文银说。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张文银感到内心宁静而幸福。因为他知道,有一面名叫“孝老爱亲”的旗帜,已经在家的上空,迎风飘扬,代代相传。
“这样的儿子儿媳难找啊!”村民们每次提起张文银、裴茂德夫妇都会竖起大拇指。夫妇二人无怨无悔照料母亲的事迹,已成为了当地群众的美谈,也成为了长辈教育晚辈孝敬老人的“活教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