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23923/83f8d31c45e8b549.jpg)
我的高四9——艺考之路1
今天又是坐的北上的车,硬座车厢里还是那样人潮拥动,本来是卧铺的,因为某些原因又来到了硬座车厢。火车依旧哐当哐当的声响不由得让我回到了18年前。
从家离开后,我第一次坐上了往北走的列车。
一直走、一直走……
从天亮到天黑……
从天黑到天明……
从天明到日午……
27个小时的旅程我一眼未合,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长途旅程的兴奋,更多的是在回忆,回忆那么多年的点点滴滴,回忆我的美术之路,回忆闯进我生命中几个女孩子的故事。
同时我也在思考着、担心着。如果这一次的长途艺考之路没有结果怎么办,我怎样回家面对父母,难道明年再来一次,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不能让我再折腾了,实在不行就去打工吧!总得要活着……
“真TM冷!”下火车后我的第一句话。
二月的沈阳很冷,街道两边依旧有些残雪,与我同行的朋友已经帮我安排好了住宿。住在离“鲁美”不远的一户居民家里,这家有两个房间,屋主自己住一间,另外一间给我们借住,房主是老太太,我们一进屋她就特别热情。
“孩子们,把外套脱了,屋里暖和,没冻到吧?”老太太特别关切的问。
“还行,不是特别冷。”平时说惯了湖南话,一时还没回过神来。
“你们湖南来的吧,听口音能听出来,能听明白我说的话不。”
“能听明白了。”我回答她。
“你这小伙普通话说得还行。”她指着我说。
“行了,我不打搅你们了,坐车累了,好好休息。”老太太说完就转身走出了房间。
“昨晚一夜没睡,我要睡会,我妈给我带了卤鸡蛋和鸡腿,在车上忘了拿出来了,你们吃吧。”我同朋友讲。
说完我就倒了,迷迷糊糊睡了一晚,晃荡晃荡、哐当哐当的感受陪了我一晚,就连早上睁眼的时候都还以为在火车上。
“难道我晕火车了。”起床的时候我嘀咕了一句。
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去“鲁美”报名,然后去附近的一些艺考培训班转了一下,看下他们的实力,毕竟考“鲁美”大多数还是本地人,大战之前还是探听下对方的虚实。老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看完后,心里还是有了一定的底气。
考试前抽了半天的时间去了一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当时想着,如果考试的时间来得及就一起考了,去了之后才发现,他们在沈阳的考试已经结束了,但是他们在长沙考点的时间趁好我可以报,于是在校园里稍微逛了一下,觉得校园真不怎么样,可是没想到这一句“真不怎么样”居然让我逛了这个校园四年。
“鲁美”考试素描的时候我去的晚了一些,由于没有安排固定的座位,没办法,只能拿了一个画架,站在整堆人的外围,站着来画。
有些朋友可能没有见过美术考试的场景,我大概描述一下,以“素描”考试为例,比如那一年考的人物头像,就一定会有个模特靠墙坐着,我们所有考生以扇形分布在模特的前面。有的学校固定了座位,如果固定座位看到模特面部是什么角度你就画什么角度。没有固定座位就先到先得咯!平时你喜欢什么角度就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角度。
在后排站着画画有个好处,身体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而且角度可以随便选,不喜欢就提着画架画板换个位置。
找好了位置,粘好了考试用的画纸,仔细打量了模特几分钟,把握住了模特的面部特征,“可以开始搞了。”我默念了一句。
我画素描的方式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一般都用HB-B6的铅笔画,而我在研究了很多画法后,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我的方法,用碳条和炭笔作画,(碳条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木炭)首先用碳条打出轮廓以及画面的明暗部分,再用炭笔画出细节部分。最后用橡皮檫檫亮高光部分即可。这种画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要画好不容易,主要是抓形要准。
开搞了15分钟以后,大概的形就已经出来了,隔壁的考生偷偷伸过头来问我:“哥,你是考雕塑系的吧?”
“不是,我报考的环境艺术。”我回答他。
“你这素描水平足可以考雕塑系了。” 他又说了一句。
其实他真不是损我,那一年的“鲁美”艺考,我考到全国第36名,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对于我一个半路出家的美术生来讲,我已知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