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到是反应太快,还是因为画面感太强

看到是反应太快,还是因为画面感太强

作者: 超级大苹果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23:52 被阅读0次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的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媒体从来不会报道那些司空见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这样做没有流量,不会有人关注。相反,那些不怎么发生,新鲜和尖锐的事,不同寻常的事会格外引人注意。

媒体发布的这些很多人会愿意和经常看到,有了这些东西,人们就会以为新闻上的事发生概率大、会影响巨大。加上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情绪高涨,也许是焦虑,也许是愤怒。

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门槛很低。当广大网友发表着对待新闻的看法时,新闻的热度就不断升高,那么媒体就会不停报道后续,来维持高流量,高热度。

媒体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兴趣,也受到了公众兴趣的影响。编辑不可能忽略公众的需求,就对某些话题和观点进行大量报道。

关注的人数很多,那真正了解真相的人有多少呢?人们在热点新闻的影响下,情绪被带动起来,很可能就会认为这些事情发生的频率很高。因为他们接触这些新闻的频率和新闻热度有关,新闻越热,报道的次数就越多,后续跟踪就更多;而新闻热度又和人们的情绪有关,引起情绪波动剧烈才会有更多人关注。

人们在脑海中的世界首先是遵从直觉判断,而接下来的比较耗费精力的深思熟虑又不太愿意费力去判断好坏,出于省力原则,自然会跟随直觉的判断。

人们想到不同风险的轻松程度与其对这些风险的情感反应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总是特别容易想起那些骇人的想法和画面,而那些流畅生动的骇人印象又会加深我们的恐惧。

因此,当一个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时候,人们看到会先判断是喜欢还是厌恶,对此有么强烈的情感反应,再根据内容能够引起联想的轻松程度来下判断其真实程度。人们不会仔细想对这件事的评价如何,因为太费精力,人们只要凭感觉就能替代理性来得出结论。

人们认为龙卷风比哮喘更容易致死,尽管后者的致死率是前者的20倍。

看看这个事实,是不是看到就感觉能想象到的画面,那种真实感,怎么也是龙卷风带来的情绪波动强烈吧。可事实就是这么回事,要分辨就得费力去思考,找数据来支撑,人们不会因为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就找证据,即使细想一下都不太愿意,下意识就能做判断了。

相关文章

  • 看到是反应太快,还是因为画面感太强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的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

  • 画面感太强了

    机会发现工作坊 这节课太有代入感了,感觉每句话都是一幅清晰的画面。 1:分组:4组,每组4位白领,1位大学生 2:...

  • 窥一窥天龙八部

    苏星河要寻死,虚竹拦下,如此反复,画面感太强!

  • 《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他的镜头是最优美的散文

    最初看到这本书实在豆瓣上。 第一眼就被名字吸引,最直观的感受是:太强烈的画面感。一万亿纵使明白是夸...

  • 那年,“老阿姨”经历的“法考”

    今天法考主观题考试结束, 看到评论区里的留言,画面感太强了,对不起,曾经的“法考”老阿姨木憋住,笑出了声...

  • 民谣之力

    喜欢听民谣,因为音乐响起的时候,画面感太强,写的是身边的故事,唱的是故事里的人,太像普通人,太像自己! 言辞可表现...

  • 反应太强烈

    今天早晨我满心欢喜的来到了学校,准备上新一天的课,但是我的同桌却告诉我一个让我十分想哭的消息,那就是今天...

  • 李彦宏是反应太快还是演技太差?!

    百度AI大会,董事长李彦宏被泼冷水。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泼出一瓶冷水,并不是场下的冷言讥讽。 而一句“what's y...

  • 信念

    事情的发生真的太快太快,来不及反应,有着些许恐慌感。 不过通过看书,还是把它压下来了。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能动摇...

  • 知否?知否?唐伯虎在南昌裸奔

    唐伯虎和南昌有关系?还在南昌裸奔?画面感太强,简直不敢想象!我还是想象了一下…… 公元1519年,也就是五百年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到是反应太快,还是因为画面感太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ue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