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黄兴】

“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黄兴】

作者: 陈良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00:23 被阅读0次

    第十章第一节
    “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一、黄兴的家世与生平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又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近代中国革命家。他是湖南人的骄傲,在湘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黄兴这一支明初由江西吉安迁来,传说是“景慕道州周子濂溪昌明理学之风”,实则因元末明初的战乱,人口减少,明王朝实行江西移湖广而来湖南长沙的。其始祖名黄国璋,为黄庭坚后裔。到黄兴时,已是第十九代。

    黄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名门望族,宗族中世代都有出仕为官者。黄兴的祖父因军功得六品顶戴,从九品职衔,实为虚职。黄兴的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当过都总,相当于乡长,也算不上官。但黄氏一族注重修身立品,父慈子孝,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黄兴早年曾系统地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很小,他的父亲就送他到举人、翰林办的私塾读书,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他十四岁时,因家庭变故,休学在家。他在继母的督促下自学很用功。并订有《自勉规则》进行自我监督。在这段居家期间,黄兴学习之余,利用冬闲学习武艺,跟随浏阳刘永球学乌家拳,只手能举百钧。

    到1896年,黄兴在城南书院求学期间更是顺利通过县、府、院试,考中秀才。但黄兴本人对功名并不热心,当时,黄兴去应考秀才前,他的亲友要置酒预贺,黄兴当即表示,读书是要求真学问的,而应试仅仅是因为母命不可违。1898年调长沙湘水校经堂,复选调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毕业,次年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

    抵达日本后不久,他和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的文化科学。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黄兴与同学二百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回国,在长沙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二十余人集会,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公推为会长。随后联络会党,商定于次年秋乘慈禧过七十岁生日时在长沙起义。事泄,黄兴逃亡日本。

    1905年黄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筹组革命组织同盟会。8月同盟会成立,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此后,他以主要精力从事武装起义,亲自掌握留日陆军学生的入会工作,并从中选拔一些坚定分子组成一个严密的团体“丈夫团”,为进行武装斗争准备力量。
    1907年到河内,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1909年(宣统元年)秋,受孙中山委托,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在广州新军中发动起义。次年春,起义再次失败。十月,与孙中山等在南洋槟榔屿(在今马来西亚)集会,决定集中全党人力财力,在广州再举行起义。1911年春在香港成立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任部长。4月27日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

    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由上海赶到汉口后,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为黄兴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备尝艰辛,功绩卓著,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保卫革命胜利作了重大贡献。汉阳失陷后,黄兴辞职赴沪,策划北伐,筹组中央临时政府。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后因没有经费,军队哗变,乃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这年6月30日,参加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发表政见,说民国成立已半年,而一切未能就绪,“其原因在于政党未能成立”,强调要贯彻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8月,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任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委任的汉川铁路督办职务,不久辞职。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黄兴以南方各省内部不统一,军队力薄,对讨袁缺乏信心,主张法律解决。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正如黄兴所料很快失败,孙中山、黄兴与国民党许多骨干分子再次流亡日本。

    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对黄兴有所责难。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按指印,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命令。黄兴同孙组党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同年夏,离日旅居美国。

    1915年袁世凯称帝。黄兴在旅美华侨中宣传反袁,并为护国军筹措军饷。袁世凯死后,黄兴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在上海去世,时年仅四十二岁。

    二、黄兴对近代中国革命的影响
    黄兴对近代中国革命影响深远。
    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华兴会。华兴会是黄兴发起并领导的近代革命团体,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华兴会是中国内地建立的第一个地域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她推动了内地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为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这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黄兴是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同盟会在1912年造成大清帝国的覆亡,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黄兴在广州发动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牺牲的烈士营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历史上,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四,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般认为,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

    世人对黄兴评价很高。据说章太炎的外号“章疯子”就出自于盛怒中的黄兴之口。但章太炎很敬重黄兴,曾愿拥戴黄兴为同盟会领袖。在黄兴的追悼会上,章太炎送的挽联写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章士钊评价黄兴:“吾持以论交之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三、黄兴的作品与精神

    黄兴以军事著称,作品不多,今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集外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除电文外,黄兴以诗词、书法为人称道。后人评价他的诗词:“苍凉不让陆渭南,雄健不让辛稼轩。”评价他的书法说:“笔力雄健遒劲,气魄宏大。”

    黄兴仅仅活了四十二年,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间,黄兴留下了一桩桩感人的事迹,尤其是其精神为世人所景仰。

    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一、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这是黄兴的本色。据传早在黄兴少年时,乡中有曾姓恶霸,因垂涎邻家一美貌妇女,竟然将其丈夫陷害坐牢,再把他抢到手中。黄兴对此愤愤不平,一次乘与其同坐酒席时故意弄翻碗里的汤,把曾的衣服弄湿。曾大发脾气,骂道:“哪一家的猪崽子,竟这么没礼貌!”黄兴大声辩道:“我弄脏了你的衣服,你不能原谅;你奸污了人家的妻子,人家怎么能忍气吞声呢?”曾想打黄兴的耳光,黄兴眼明手快,揪住曾的辫子拖出席外,拳打脚踢,把曾打得眼红脸肿。在众人的劝解下才放了手。从此之后,曾恶霸再也不敢欺压乡人了。以后的反清反袁,都与此一脉相承,关系极大。

    二、大公无私,不怕牺牲。黄兴以“无我”作为立身准则,大公无私,勇往直前,虽九死一生,仍屡败屡战。辛亥革命前的每一战役,几乎都由他亲自领导;二次革命,也由他指挥。这些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他也落下了“常败将军”的雅号。实则为了革命,黄兴置自己生命于度外,勇于负责,不怕牺牲。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三路人马有两路不能参加的情况下,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带上自己年仅十八岁儿子黄一欧参加战斗。这种大公无私,不怕死,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何等可贵!

    三、顾全大局,“无争”第一。黄兴少时在家读书之外,喜欢“听乡间老辈谈洪杨革命事迹,特别是太平天国攻长沙的故事。稍长,喜读太平天国杂史”。黄兴后来对人说:“我革命的动机,是少时阅读太平天国杂史而起。……但是又看到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之后,起初他们的兄弟,颇知共济,故能席卷湖广,开基金陵。不幸得很,后来因为他们弟兄有了私心,互争权势,自相残杀,以致功败垂成。我读史至此,不觉气愤填胸,为之顿足三叹。因此,我决心革命的当时,就留意于此,我当时所联络的弟兄,以两湖等处的会党为多,这些的弟兄,大半是承太平天国余绪的后人,我联络他们,首先引这事为鉴戒,告诉他们说:我们当革命党,一要服从首领,二要弟兄们同生死,共患难,有福不享,有祸同当,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我取名轸氏,就是前车既覆,来轸方 的意思,也就是我们革命党弟兄,不要再蹈太平天国兄弟覆辙的革命要件。”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八十人中有七十人是黄兴的旧友,其他十人中有三人是孙黄共同的日本朋友。但黄兴仍推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自己甘于担当副手。辛亥革命成功后,他不就大元帅之职,选举孙中山为临时总统。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建党问题上与孙中山意见不一致时,他远走海外,维护党内团结。“功不必自我成”,是黄兴的名言,也是他宝贵的品质。

    四、经世致用,勇于任事。黄兴在日本读书期间,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进一步高涨,黄兴本人也是最活跃的一分子。当年同在弘文学院求学的鲁迅说:“黄克强在东京作师范学生时,就始终没有断发,也未尝大叫革命,所略显其楚人的反抗的蛮性者,惟因日本学监诫学生不可赤膊,他却偏光着上身,手挟洋磁脸盆,从浴室经过大院子,摇摇摆摆的走入自习室去而已。”他的“笃实”名言,更成为中国著名家训之一。

    五、平等民主,蔚然成风。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上了临时大总统,黄兴襄助一切。据胡汉民回忆:“先生(孙中山)以余为总统府秘书长。各部部长之职,则采纳克强意见。”另一同盟会元老张继在回忆中也说:“总理在临时总统期内,诸事由克强作主。群众开会时,总理偶参加,仅坐会场前列,并未特置台上座位。而诸同志呼为‘先生’,甚少呼大总统者,气度使然,并非有人教之也。一般趋炎附势者,则概称克强为‘克老’。”这些当事者的回忆,可见当时革命政权的一派新气象。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成中华革命党,党员要按手印,向党魁宣誓,黄兴也不为所动,远走海外。这种坚持平等民主的风气,着实可贵。

    黄兴的“无争”精神,历来不为人所理解。只有他的朋友章士钊赞扬他说:“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人有认为最难交者,吾都能与之保持始终。吾恃之论交之唯一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且彼无争之外,尤一切任劳任怨而不辞,而我无有也。由是我之一生,凡与克强有涉之大小事故,都在对方涵盖孕育之中,浑然不觉。因而敢论定: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黄兴精神是湘学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湘学的特点。其民主作风尤其难能可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黄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vv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