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文中谈及了欧洲金融信用体系到底完善到什么地步,在欧洲,如果你的信用卡有一次逾期,就会被封锁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影响欧洲人人均三张信用卡的办卡量,大家彼此都会遵守这一看似苛刻的信用条件,反观中国,一个人逾期很多次,可能还是在资本市场继续活跃着,而且即便是这样,中国也是每三个人一张信用卡,这个真的是跟国民素质有关系吗?当我们细细研究欧洲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其实是特定的历史进程和政治格局决定了欧洲金融信用体系的完善性。
欧洲最初形成金融和中国不同的是,它是由一个一个小国家组成,如果国家要实行金融的作用,对时间深加工,聚集大量资金,或者转移风险,必须要一个汇集各国资金的中介机构来实现,且必须要信守承诺,否则下次当你急需要理财或者用钱的时候,其他国家不借给你了,你就只有等着死翘翘了,而且我推论,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一些国家做过这样触犯底线的事情,结局之惨烈让其他组成国从此不敢越过红线,国家的宏观习惯也代表了绝大部分民众的习惯,在这样分权制衡的条件下,从国家到民众,从过去到现在,大家都 谨遵保持自己信用的这样的优良传统,从而也就形成了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
有一个思考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的互联网支付行业特别发达,支付宝、微信简直有横扫全球的趋势。但是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支付是依赖于金融体系的,也依赖于互联网的一个技术,为什么在一个互联网落后,金融也不发达的地方,反而“长”出了全球最牛的互联网支付体系呢?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得知一种药可以治疗你的顽疾,吃过之后,果然有效,你可得会继续服用,并且广而告之。支付宝,微信的出现,刚好解决了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个体之间信用差而无法互通有无的问题,填补了“民间信用缺失”的真空地带,而金融信用体系相对完善的欧洲,对需要第三方来实现信用保证这一诉求并不强烈,所以在一个互联网落后,金融也不发达的中国,反而“长”出了全球最牛的互联网支付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