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

作者: 秋天2021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08:28 被阅读0次

规则,顾名思义,是规定后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无论是大到社会层面还是小到一个家庭,规则都是少不了的。制定规则的人是具有权威的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要有规矩、规则。无论科学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则都是“基础设施”,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准则。比如行人过马路要等红绿灯,这就是规则;电梯里禁止吸烟,禁止电动车上楼,遛狗要牵绳,上地铁要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等等……

文明社会更应该是规则社会,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所以用实际行动捍卫规则文明,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则不能依赖大众的自觉,而要成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动准则。

就前一阵上热搜的高铁引发纠纷事件而言,就是一方无视规则,破坏规则,导致双方情绪失控,堵塞了沟通渠道,最后到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境地。人们不解:表面看导火索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何故要闹到冲突升级,最后警察介入才罢手?相信这样的结局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想到、也不愿意看到。

看似一方对规则的破坏,只是一方“任性”的结果,实则不然。从“教养、素质”的角度去考虑,也很不全面。其根源当然是当事人规则意识淡漠,侥幸心理和“不服输”的心理作怪,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制定规则的管理部门,对破坏规则的行为处置模糊,包容度大。换句话说“破坏规则”的成本太低。“处罚力度”应该也成为一个规则,破坏规则就要付出“代价”,这“代价”让大众百姓了然于心,从而产生敬畏心,自觉遵守规则。

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成立新班级的班规都要经过同学们自我回观-小组讨论-班委会集中表决-再加上老师的审核,最后白纸黑字形成的规则。但是说这规则“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美好的愿望,那只是管理者的一厢情愿罢了。事实上,几条规则,在每天的琐碎面前,无法兼顾全面,只能是把握大的方向。所以在班规试行过程中,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同学们、老师的建议,实时改进、完善,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是有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发生。内心有不平衡、有情绪是难免的,但我认同这样的理念: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守规则的人,他们还获得了既得“利益”,就不去遵守规则。我们能做的就是约束自己,守住自己的内心。相信这样的文明的种子会发芽,渐渐成为一道“文明”的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zc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