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之后,就是去相应科室请医生诊疗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医生是完全的被动状态,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尽力配合,另一方面就是默默祈祷,自己别有什么大问题。
但我相信你一定想过这个问题,医生是怎么确定我有病的,他又是依据什么来制定治疗方案的呢?
你别担心,医学其实离普通人也没那么远。
实际上医学分几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数理化生物,普通人没必要学;
第三个部分是内外妇儿,普通人没有前期解剖等等知识铺垫也确实学不会;
但中间的第二部分,叫做桥梁课,也是医学小白到医学生的关键过渡,这个部分学习怎么问诊、查体、看片子、看报告、开药、打针输液等等,这部分,你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了解一下。
看看医生是怎么写病历的,为什么你经常感觉病历像天书?
其实,这是因为病历本身就不是写给你看的,严谨地说,一份病历是否合格,并不是以患者个人阅读满意为标准的。
门诊的病历相对简单,只有你的主要症状和病史描述,以及医生给出的诊断和检查、治疗建议等。
但是如果你到了病房,一个病历夹子里会有厚厚的一沓病历,按照严格的顺序码放好。
包括你的身体信息、检查结果、主观及客观的病情描述。
客观的包括你今天的体温、查体的结果、检验的报告、症状等等。
主观的则是医生根据这些客观结果做出的判断,例如患者目前考虑什么诊断、应该做什么治疗、上级医师查房指导意见、其他科室会诊意见等等。
病历很重要,它的关键使用场合其实是医患纠纷发生时,双方打官司的时候。
因为它是还原诊疗过程的一项关键证据。
另外,上级医师查房或者其他医生来会诊的时候,阅读病历可以迅速地了解病情,如果是用患者都能看懂的大白话,不但阅读有障碍,而且读起来也非常尴尬。
比如说患者“尿不出来尿2天”,就不如“排尿障碍2天”明确,因为前者可能是肾、尿道等等问题,而后者的意思特指尿道梗阻的问题。
病历上诊断书和医嘱的部分,是给患者读的,请注意阅读。
当然考虑到患者的阅读需求,目前要求病历在患者告知部分简明、清晰、可读性强,并且都已经改成了机器打印,已经很少会遇到医生笔记潦草看不清的情况了。
作为患者,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医生如何下诊断。
直接告诉你答案,医生下诊断有个原则,叫做“一元论”,也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舒服,尽可能先归结到一个疾病上,因为概率最大。
我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同时出现“肚子疼+发烧+黄疸”,作为医生,从医学的诊断库里搜索,满足这三个症状表现的,应该首先考虑急腹症,例如胆管炎。
并且去查体,做检验来确定,而不是首先考虑他就是“肠胃炎+感冒+吃了太多胡萝卜”让身体变黄了。
其实标准的医学诊断,要求三个环节——问诊、查体、辅助检查。
先通过问诊有个初步判断,再通过一些查体佐证自己的判断,最后再通过检查进一步去明确是不是这个病,这个病到什么程度了,下一步该怎么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