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松林摘桃子,确切的说是“偷”桃子。回家后,我和淇淇各自动笔,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要求不准打扰对方,只能问不会写的字怎么写,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淇淇文章如下:
偷桃记
(一)路上
今天我和爸妈去松林里摘桃子。路上,我问爸妈多久才到。爸妈异口同声说:“马上就要到了。”我等了十个小时还没有到,我又等了三个小时,总算到了。
(二)摘桃子
我们走到马路边时,妈妈叫我去偷桃子,我没办法,只好听妈妈的话。我居然翻了栏杆,飞快地跑向桃树去摘桃子,差点就被人发现了。唉,真够危险的!
淇淇日记原文我的文章如下:
松林“偷”桃记
对于“偷”,孔乙己曾说:“读书的人事,怎能叫偷呢?”
今天,我们一家前往松林“偷”桃子,一入松林,映入眼睑的全是碧绿的树叶。淇淇着急地问:“妈妈,桃子在哪里呢?”迫不及待的淇淇一溜烟跑到了一棵大大的桃树下,这时他才发现一个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全躲在桃叶下,它们像害羞的姑娘红着脸,又像抱琵琶的姑娘半遮面。桃子向淇淇招手,可淇淇却不敢伸手去触碰它。在淇淇看来,没经过别人允许就去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偷!
在我们的解释和鼓励下,淇淇终于鼓足勇气有“偷”桃子的想法了。只见他蜷缩着身子,躲在桃树的一角,眼睛东瞧瞧、西望望,见没人来,嗖地一下,将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收入囊中,这一动作就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般,又快又准!他摘下桃子拔腿就跑,就几米远的距离,可能由于过度紧张,他的脸红得如同手里的桃子一般。这一举动惹得旁边守桃子的老婆婆笑得合不拢嘴。
“偷”是不文明的行为,我和淇淇爸爸都不提倡!但童年里怎能少了童真和童趣呢?鲁迅的童年里不也有“偷”豆煮着吃的事吗?
观望的淇淇 “偷”桃的淇淇 飞奔回来的淇淇写完后,我和淇淇都对自己写的文章做了点评。淇淇认为他的文章里用了一个“异口同声“,这个词语用得好,最好的句子是”我居然翻了栏杆“ 这句话;同时他还认为他用了夸张手法——“十个小时、三个小时”,他甚至觉得他的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写的,这一点胜过我!(可我不觉得!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