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一生,只是一场提升社会阶层的低俗斗争

我的一生,只是一场提升社会阶层的低俗斗争

作者: nowayout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48 被阅读0次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含大量剧透,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原作。

我已经很久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着迷了。

我对小说疯狂的年纪还停留在中学时代。假如有一本好书在手,我会没日没夜不吃不喝一口气把它看完。但现在我不行,我的精神没法集中。更重要的是,我很难再找到一本让我着迷的书。假如我发现我手中读的书是我喜欢的那一种,我并不会着急把它看完。毕竟好书难寻,我要把这种愉悦的时刻留得久一点。可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不一样,它是整整四部系列书,每一本都是大部头,所以我可以不知疲倦,一有时间就读。

我就像那些被莉娜吸引的男人女人一样,被这套系列书深深地迷住了。在看这套书的两星期里,我完全跌入了书中的世界。我的每一缕哀愁,每一份喜悦,都是源于她。我现实所处的世界渐渐淡化成一个幻影。虽孤身一人,我却觉得生活丰盈极了。

为什么那不勒斯四部曲会如此吸引我?作为一本原著为意大利语的译文,它已经失去了语言上的亲近性和原文的流畅性。

我想,是因为我从它身上看到了一种真实感,这是一种比技巧更有魅力的东西。我很难去判断原文有什么写作技巧,也许最好的写作技巧就是不露痕迹。整本书以回忆的形式,按事情发展的线性结构展开描述。有时又会跳脱出来,以现在的经历来评判过去的事。有时在描写此事,却又开始回忆更早以前的一段记忆。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自然而然觉得这是文中的主人公在回忆发生在她生活中的往事。真正的回忆便是如此,先是记起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又慢慢回想起它的起因,它产生的后果,和它相关的一些事情。然后记忆开始慢慢完整起来,很多遗忘的事情又变得清晰,甚至会二度影响到现在的自己。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但又是一本故事情节丰富,引人入胜的小说。没有什么回忆录能做到如此百转千回,也没有什么小说能有如此强烈的代入感。

这种真实感并非是说书中的故事全是真实发生过的,而是我能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代入自己,每一句对话,每一个行为,每一段心理描写,我都能感同身受。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做到让人感同身受的,很多时候,书中人物的做法,言语让我感觉很陌生,不明所以。感同身受不仅需要高超地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每个人物都是熟悉的,他们的行为都是真实的。所谓真实,不仅是现下的真实,而是随时间地变化,人物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是有根据的,而不是突兀的。我在这套书上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变化,真实的情感。有时候仅仅是无意中一段动情的小插曲,都能让我热泪盈眶。

还有一点,这是一部真正描写女性的书。她是由女性书写的真实的女性,而不是男人视角下的女性。书中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主要的女主人公为莉娜和莱农。莉娜代表了女性中的英雄主义,从小就显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是我(莱农)眼中的天才女友。她的存在意识特别强,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贫穷的街区,却不畏强权,也不会为了显得合群而讨好别人。她的这种宁折不屈的精神,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害怕。因为她跟谁都不一样,也不会隐藏自己的喜好。没有什么能吓倒她,也没有什么能改变她的决定。但随后,每个人都会被她丰富的想象和清晰的头脑吸引,不自觉地跟随她,模仿她。莱农代表了普通女性中的优秀者。她也很聪明,但不是莉娜那种天资聪颖,她很努力,很坚定。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懈努力地追求学业上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她是那种会被莉娜吸引的普通人,会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讨好别人,她把自己作为模仿者,不断地接近,远离莉娜,只是为了从莉娜身上获取改变自身的力量。然而无论是莉娜还是莱农,他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莉娜坚强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头脑无法控制的恐惧,她总是一眼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她对任何事物都抱着飞蛾扑火似的热情。她从不妥协,却又必须依靠他人的力量去对抗另一种暴力。她想保护她身边的人,想改变她生活的那个社区。可是她却发现身边的人在变化,在割裂,她害怕那种变化,这种变化足以把她摧毁。当有人问到,这是一个happy ending的故事吗?我无法判断。真正的生活没有happy ending,有的只是事物的变迁和人性的变化。莉娜虽然一直是“我”信赖的那个无所不能的天才女友,但“我”渐渐发现她也在学习“我”,依赖“我”。莱农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可是她不敢像莉娜一样完全展示出来,她总是害怕别人看出来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美女孩。虽然她努力学习变得优秀,却不敢从女性的角度发声,不敢忤逆男性学者。她一直视莉娜为榜样,需要从莉娜身上汲取能量,却从来不肯相信其实这种力量从来都是源自于她自身。但他们都在变化,成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尽量做出正确的选择。

尤其在莱农的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觉醒。作为“庶民”,她必须要很努力才能挤入上层阶级。每当发现自己不是最优秀的,她就加倍要求自己,直到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最后她如愿以偿-或者说如她的父母所愿-嫁给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学者。她的社会阶层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她的事业也在男方父母的帮助下取得巨大成功。但这时的她还只是沿着一条既定的上升途径在走,丈夫希望她把重心放在家庭孩子身上,她也无奈接受了。而出轨和离婚则是她觉醒的第一步。有多少人看到莱农出轨的这一段默默为她惋惜。读者一路跟随着她看她历经各种痛苦最终事业爱情双丰收,她却作死亲手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进入上流社会的门票撕掉。可正是她这种看似冲动的举动,使她彻底摆脱了家庭的影响,靠自己的才华在文学界站稳了脚跟。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自由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选择,莱农真正地摆脱了他人的影子,成为了一个独立女性。

许多看完小说的人都被莉娜身上那种女性的顽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吸引。莉娜就像是完美女性的化身,聪明,漂亮,充满正义感。可我却觉得,从始至终,真正的主角都是莱农。她极尽笔墨描写发生在她的“天才女友”身上的事情,对自己的每种行为进行无情的剖析,那才是读者汲取力量的源泉。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不完美的。莉娜生来就是完美的,她聪明,坚定,所以无所畏惧。她是女性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可是莱农,她就是我们。虽然身处泥沼,却仍奋力前行。在那不勒斯贫民区长大的她,因为一本小说,把求学和写小说当成是她摆脱贫穷和暴力的途径,所以她一直不懈努力地学习语言和写作。她的身边有一个“天才女友”,总是能轻松超越她,弄懂她难以理解的东西。所以她一直依赖莉娜给予她灵感。可是后天的努力永远也赶不上先天的条件。很多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接收到的政治和历史知识,她只能一点点去补。虽然她看过很多书,熟练运用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文,却仍不敢随意发表观点。一方面是由于她出身于庶民阶级,本身的思想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她是一个女性,固有的观念虽然推崇女性适量地学习,越不允许女性在思想上超越男性。莱农本身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个励志故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都力求做到完美,不辜负他人的期望。努力去讨好别人,并不比做自己更简单。何况她的身边,围绕的并不是有教养的知识分子,而是直白犀利的家人和邻居。很多次,她都怀疑自己能不能在求学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可是一旦放弃,她就只能永远禁锢在这片落后和不安的土地上。她不是莉娜这样妄图改变世界的人,她只能尽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因为莉娜的存在,她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天分不够。她只想尽力摆脱贫穷,可是命运却牵着她走。最终一步步,她终于成为了一个有知名作品的作家。即使是这样,她还是觉得自己永远也比不上莉娜。她拥有丰富的知识,却缺乏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想象力。她写的关于女性的东西也总是被那些男性学者嗤之以鼻,仿佛这不属于严肃文学。她不断地接受挑衅,自我怀疑,最终找到自己的方向。当她像飞蛾扑火般去跟随自己的初恋,而把出身良好的丈夫抛弃之后,她才真正觉醒了。她一直在变化,往更好的方面。读书让她获得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更有逻辑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让她坦然面对自己的情感。

很少有小说会描写女性的奋斗。描写女性主义的小说也总是着重于女性的觉醒。对于出身于底层的女性来说,婚姻似乎是她们改变阶级的唯一途径。连莱农在小说的最后也忍不住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场提升社会阶层的低俗斗争。女性在阶级上升中所走的路并不比男性更轻松,反而是经常受到来自同性甚至是异性的挑衅。莱农在中年时期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她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女性作家。她本想像她的丈夫一样,在大学当一个老师。可即使常年保持学习成绩第一,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她也很难在大学谋得一席之地。心灰意冷的她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小说,意外获得成功。大家都对她赞赏不绝,觉得她是个有才华有思想的女性。可也仅限于此,当她决定走上写作之路时,他的丈夫却只想让她回归家庭。那些所谓的学者也只是对她书中所描写的热火的性爱场面感兴趣,仿佛那是她书中唯一的亮点。女性作家对他们来说是一股清泉,却不是可以和他们在思想上比肩的学者。一旦莱农开始谈论政治,他们就会感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侵犯,对此他们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极力反对。虽然莱农嫁给了一个家世良好的大学教授,可是同属于那个阶层的人,包括他丈夫的家人,从来没有从心底里接受莱农的进入。许多人都称赞莱农嫁了一个好丈夫,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她写了很多关于那不勒斯的小说,却很少有来自那不勒斯的亲朋真正看过这些书。女性无论在事业上有多成功,对其他人来讲只有完美的婚姻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喜欢莱农这样的女性。她并不见得多有革命性,多么激进。相反,她很柔软,很敏感。她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最主要的是,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会尽力去获取(in a good way)。经典文学领域有很多这样的男性形象,却很少有这样的女性。女性的奋斗史,往往跟香艳结合在一起。仿佛女性唯一的上升途径,就是男人(或婚姻)。但是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男性形象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需要依靠女性的智慧才能取得成功。这在女性主义的书籍中也是很少见的。莉娜的丈夫和哥哥依靠莉娜非凡的创造力创办了一个皮鞋品牌,莱农的情人依靠莱农出版了他的小说。书中的大部分男性,都或多或少依靠女性身上源源不断的智慧获得了成功,但反过来他们又拒绝承认他们的智慧源泉。女性总是无私地贡献出她们的聪明才智,而男性则会为了自己的成功而利用她们。这本书的女性,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取得非凡的成就,而男性,则更像是诱惑亚当的夏娃,是情欲和堕落的象征。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给我们留下大量经典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学作品里,女性往往扮演相对正面的形象。她们或妩媚,风情万种,打开男性的情欲世界。或清纯,温柔可爱,是艰难时刻抚慰男性的一剂良药。还有一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依然是男性视角),女性是时代的殉道者,她们被诱惑,被侮辱,身处泥沼却保持着孩童般的天真。女性的悲剧背后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可是现代女性的精神困境,却很少有人再去讲述。女性的精神世界,相对于男性,是一个更加值得挖掘的宝藏。譬如说女性的友谊,更像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不像男性的友谊充满着忠诚和背叛。女性作为女儿和母亲,有一种隐秘地代代相传的基因,他们互相怨恨又真诚地爱着对方。女性对衰老的无奈和恐惧,甚至比死亡更强烈。女性的成长过程,注定更加敏感和艰难。女性的情欲,更加炽热而且深不可测。可这所有的一切,都隐藏在母亲这个形象下面。一旦成为母亲,女性就自动成了一个标杆,社会对母亲已经有了定义,谁愿意相信母亲在家庭和孩子之外,还有自己的追求和精神世界呢?孩子们那么容易就爱上自己的父亲,可对母亲却总是苛责。而没有成为母亲的女孩呢,社会对她们的价值评价只剩下适不适合做一个好母亲(妻子)。连女性也经常自我怀疑,我们的价值只体现在家庭上吗?

阅读那不勒斯四部曲,让我真正找到精神上的共鸣。整个系列故事虽然结束了,但她对我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一生,只是一场提升社会阶层的低俗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d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