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时期
重商的春秋小霸王
原创: 李忠漱
西周早期与夏商相同,王室拥有山川河流,只需要派人管理打回来大王想要的东西即可,也就是普天之下什么都是大王的。分封的诸侯只需要按时纳贡就可以。即便打仗这种事情,诸侯也是服劳役的形式进行。经济交换的范围仍然有限,货币也就仍然局限于小范围应用。
冶炼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铸造业的更加繁荣,比如西周时期出现的中华第一剑,这把铁剑出土自河南,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剑为迄今发现我国最早的铁器。当然,这块儿铁可能是陨石坠落后,冶铁的匠人,看到星星落下,就追寻过去,觉得是天外来客,自然是宝贝,就冶炼起来,陨石的成份主要是铁,最终打造出一把销铜如泥的宝剑。冶炼技术的发展,促进铸造业发展的同时,铸币成为历史的发展方向。
东周之后,王的分封致使自己的土地不断缩小,王室也就日趋衰微,奴隶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平民越来越多,周天子无法号令诸侯,平民之间商品的交换频繁,货币经济逐渐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日趋完善,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普遍存在,这个时候的车、皮革工、木工、陶工等繁荣发展。这些人一边是个体户,一边也是王公贵族的御用工人,负责着自己的主人日用品铸造。生产之余,不同群体之间根据需要,进行物物交换,就形成了所谓的市。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平民阶层逐渐扩大,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西周各经济大家不断涌现,为提高国家战斗力作出诸多贡献,国家的兴衰与经济模式同样密不可分。王室固守传统的井田制,而诸侯国为了强大,不断更新经济方式,成为诸侯逐渐强盛于王室的基础。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强大,开始“封疆”,也就是把井田制中间的公地私有化,废除井田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公家土地管理逐渐不力,诸侯国为了发展,打破井田制,开始私有化进程也是历史趋势。不同诸侯货币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自己的侯国地位。随着周王室把土地分封殆尽,王室的权力也到了夕阳余晖。诸侯为了自己的发展,促进“野人”的归化,野人就是春秋时期的非城邦居民。
春秋第一个霸主就是商业起家。
郑国~经商之国
郑国是周王室的成员封地,郑桓公带去了大量的商朝遗民,在土地缺少,人员较多的情况下,郑国开始促进商业发展。郑桓公解放诸多奴隶,允许其从商经营,并与商人约定,商人不影响政权,国家也不影响商人的利益,商人获得什么金银珠宝,国家也不会过问。
政府鼓励经商,郑国又处于天下之中,南北贸易便利条件,促进了郑国的发展。郑庄公在春秋初期,连续侵占许多国家的领土,并且干涉宋、卫、鲁等国家的内政,最夺人眼球的,就是打败周王室,把周王室从宗主的位置上拉下来,成了与诸侯平起平坐的一员。这正是崇商主义带来的郑国霸权威风。
买椟还珠的故事就发生在郑国,郑国商人还有比较经典的两个故事,千百年来不断流传,也从侧面说明郑国商业发展的繁荣。一个是郑国商人弘高经商旅途中,遇到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并快速派人回郑国报信,最终骗取秦军信任。秦军因远途奔袭,本指望偷袭才有可能成功,发现对方有了防备也就灰溜溜的回去了。弘高,回到郑国,郑国国君想奖赏他,他辞而不受;另一个故事是郑国商人救人的故事。晋国大将荀罄在战争中被俘 ,囚禁在楚国 。一位郑国无名商人经商至楚,听说之后,谋划营救荀罄 ,他想通过把荀罄安置在 自己贩卖的货物中的方法来营救出他 ,并对楚国的权臣进行贿赂。但是在营救过程中,楚王释放了荀罄。后来这个商人到晋国经商,荀罄得知后想要报答他,这个商人谢绝了荀罄,表示无功不受禄,之后去了齐国经商。
郑国商人的故事流传较多,一方面说明其商业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说明这些商人爱国,并深明大义,成为后世经商的典范。
商业发展带来经济发展,侧面为郑庄公春秋初期的霸权提供条件。庄公以后的郑国走向了二流国家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其地方较小,四周大国环伺,只能成为大国的缓冲地带。商业经济对国家强盛重要也只是辅助作用,国家土地面积和人口技术才是大国必备基础。现代社会的香港和新加坡就属于此类国家,发展转口贸易比较有利于提高国力,但是最终发展瓶颈较小,当周边国家强大之后,其战略地位必然衰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