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王莽货币政策的经济原理

王莽货币政策的经济原理

作者: 大安琪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09:39 被阅读2次

                                                  王莽货币政策的经济原理

西汉末年,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叫做王莽。“王莽改制”记录在我们的历史课本里被人都留在了记忆中,这其中也包括了王莽“为变而变”的货币政策。

王莽作为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三次进行了币制改革,主要为增加新币、与大钱并行流通的“小钱值一”以及全新的“宝货制”。变化速度之快以及币种丰富,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奇葩一朵。

而该事件却在中国历史上却成为不可多得的“良币驱逐劣币”的经济学理论案例。由于中国缺乏金银,在历史上一直使用铜制货币。中国历史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要表现在铜制货币的不足值。由于战争造成当时财政紧张,金钱的匮乏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本原因。而劣币必然不具备其本身的价值,因而具有了信用货币的性质。信用,依靠的是政权的稳定。由于王莽改制时期,社会动荡、政权不稳,为了战争以及稳定政权的需要必然要大量发行不足值铜钱满足政权的需要,因此引发了重大的货币危机。

解决此经济问题的办法根本要素在于维持信用的价值,这必然要求劣币发行的政权保持稳定。而保持中国古代政权稳定无非在于统治者要廉洁勤政,维护社会稳定,非必要时不要引发大规模战争造成货币紧张,同时在经济没有发生改变、货币需求量不变以及政权准备金不足的前提下过多、过猛的增加货币供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莽货币政策的经济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e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