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小张四岁多时,一天自己抱着被子说,我去自己房间睡了。当时,我们都以为他说着玩,结果,他还真的就开启了独立睡觉的模式。
当很多朋友说起孩子分床分房的麻烦时,我心里总是窃喜,觉得小张真是一个独立的棒小孩。
可是,这个自己在房间睡了五年多,已经快与我一样高的小伙子,又开始赖在我的房间我的床上不走了。
小张自从去了寄宿学校以后,有了一些原来从没有过的表现,但最让我不理解的是,坚持要跟我睡。开始时他还有些不好意思,会征求我和爸爸的意见,可是,现在,洗漱完,招呼也不打,大摇大摆地就去我房间睡了。
老张说我:你就依着他,惯吧,哪有这么大男孩子还跟妈妈睡一个床的?
开始,我也很纠结,可是,我很快发现,跟孩子躺在床上在睡前说会儿话跟平时很不一样,那个时候真得很放松,当妈妈的没有架子,孩子也没有了负担,可以好好聊天儿,可以好好放松情绪。
比如他会跟我讲讲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说说他的小烦恼、小心情,有时我们也一起说说老张的“糗事”,像周六晚上,小张一个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问他笑什么,等了好一会儿,他才停下来,说:想起我爸夏天把雪糕放冰箱冷藏,把西瓜放冷冻里的事了。
渐渐地,我喜欢跟小张躺在床上聊天儿了。孩子属于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他就会拒绝我们的肢体亲近。现在,我真心觉得,这个渐渐长大的小男孩儿还愿意跟我共处一室,跟我睡在一起,聊着各种话题,像朋友一样,是多么地幸福和幸运,因为他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刻意疏离我,他对我始终怀着善意和敬意,愿意接近我,跟我敞开心扉,像真正的朋友那样聊天,听我的意见,不觉得是唠叨,有时还会迎合着我,这不仅满足了一个母亲的自尊心或者威信,还让一个母亲真正放松了自己,因为孩子给了她真正的信任。
周六那天晚上,我半夜醒来,看到小张滚到了床边,一翻身就要掉下去了,赶紧伸手过去,想把他抱过来,可是,我根本就抱不动他,我只好使劲儿把他一点点地往床的中间翻,好半天才让他躺好。十岁多的小张已有了少年的样子,看上去,甚至比我的块头还大,早已不是搂在怀里软软的一团。
有时觉得养孩子是件辛苦事,甚至身心俱疲,可是,再想想,养孩子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从呱呱坠地一路相伴,我们相互付出给予。爱孩子,光嘴上说是不够的,要让孩子真切感受并且认可你的爱,我们自己首先要能感受到孩子的美好,因为爱不是求个结果,爱是个过程!
每周一,把小张送到学校,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越来越有少年的样子,作为母亲,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人的一生很短,珍惜现在是我最大的自我激励。
没有一个做父母的,没有在育儿的问题上彷徨;没有一个做父母的,不纠结于对于孩子宽严的尺度;没有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但事实上,我们却在逼迫,或者诱惑,或者引导,或者说教,努力使我们的孩子走上一条我们认为正确的路——没有一张可以保未来的保险单就,先让孩子,符合眼前“好”的标准吧,哪怕这样做目光短浅。
记得大约是从前年开始,小张渐渐不再那么需要我,不再让我给他读书,而是选择自己看;不再让我陪他玩,而是自己去找小伙伴。那时,我曾经暗暗地伤感和失落,好像我在失去什么。但慢慢地,我已经习惯了他的不需要,就像,我必须习惯他的所有悲喜一样。那是不可阻遏的一种趋势,那是,成长。
在一次次难过和反思中,终于终于明白:孩子未来的优秀不可预期也无法把握,而童年的快乐,或许是可以通过细心的呵护而沉淀成为生命的底色的;生养孩子,真的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承担什么振兴国家、光宗耀祖的使命,而是,让这一个生命自在生长,享受生命固有的欢愉,也体验其固有的忧伤。
周一返校,周日临睡前,小张说,妈妈,明天早上六点叫我,我要早点起,绝对不能迟到了。我说,好。但是,我不会提前五分钟叫醒他。
明天早晨,当他像往常一样醒来,我会告诉他,加快速度,挤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然后,把他送到学校,然后,等待又一个周末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