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为说,今天我们说说沟通管理的那些事。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
一件事你和某位同事一起做,和他约好了两周后一起交付,等到两周的时候呢,你都已经做完了,他却还没有开始呢,然后你和他说:这事我早就告诉你了,你怎么没做呢?
他可能会告诉你,我没收到消息啊,这事你也没说清楚啊,这事你也没说多重要啊。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或者,我们考虑另外一种情况。
某一天,有位同事突然跑过来告诉你说,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件事,现在结果怎么样了?
你立刻翻开你的记忆,在里面拼命的搜索,到底是哪件事。
然后他从发件箱里面翻出来一封陈年老邮件,告诉你说,就是这件事啊,这个事情很重要,你看我早就发邮件给你说要做,你咋还没做呢?
这个时候你发现你的收件箱里面确实有一封他发的邮件,标题也不醒目,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未能引起你的注意,但是里面确实提到了让你做某件事。于是,你就成为了替罪羊。
遇到这样的事情,似乎除了抱怨自己没关注到邮件之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但是现代社会,大家身上的事情可都不少,出现纰漏是难免的事。那应该如何避免沟通的时候出现类似的情况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沟通频率这个事情。
沟通频率的意思,就是指如果一件事情,我们希望对方知道我们的意图,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频率和对方沟通。
沟通的频率需要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而定,越重要的信息,就越需要更频繁的沟通,这样说对吗?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提法是正确的,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今天你钱包丢了,你给你爱人说了这件事,你爱人会非常关心的询问事情的经过,在哪丢的,丢多久了,里面有多少钱,都有些什么卡。
同时你也会把这件事告诉警察,说我钱包丢了,在哪丢的,丢多久了,里面有多少钱,都有些什么卡。
同样的信息,传递给两个不同的人,过一天之后,你问两个人,是不是记得这个事情,你爱人一定记得,警察可能记得。或一个星期再问,你爱人还是记得,但警察不一定了。如果过三个月再问,你爱人也记得,但是警察多半都想不起来这件事情了。
都是一模一样的信息,同时传递给两个人,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一个人记得,另一个人却忘记了呢?
我们看看这里面主要的区别在哪里。你爱人经历丢钱包这种事情的次数多半不会太多,因此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信息量很大,而且他会很关注这件事,因为对他来说,你丢了钱包,对他也会造成影响。
但是你丢钱包这件事对警察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他每天都要经办很多这样的案件,你的案件也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值得关注的地方,那么这件事也只会存在一段时间,三个月过后,基本不会引起他的关注了。
再举个例子,阿里巴巴上市,你和阿里的高管都知道这件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知道当初阿里上市时是几月几日?一共发行了多少股份?每股多少钱?
恐怕你能想起的内容就是阿里已经上市了,至于其他的内容,早就已经忘记了。但是我相信阿里的高管们都会记得这些细节的数字,甚至很多阿里的员工都会记得。
因为阿里上市这件事,对你的影响远远没有对阿里高管的影响大。
我们回到沟通的这件事上来,为什么同样的沟通内容,不同的沟通对象,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同沟通对象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你说的这件事对你来说关系到命脉,但是对于别人来说不值一提。
你丢钱包对你和你的爱人来说,都是影响很大的事,但对于警察来说却稀松平常。同样的阿里上市对阿里高管来说关系到前途命运,但是对你来说就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所以,我们需要看沟通对象对这个信息的敏感程度,再来判断需要以什么样的沟通频率进行沟通。
如果这个事情对你的沟通对象来说很重要,只需要简单的沟通就可以了,比如你和球迷说今晚有一场世界杯的比赛,一句话他就会坐到电视机旁边,备好啤酒小龙虾,你和天文爱好者说今晚有月全食,寥寥几个字他就会早早到户外准备好望远镜守着了。
但是反过来,你和天文爱好者说世界杯,或者和球迷说月全食,对方却很难提起兴趣。那就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了。
因此,对于越重要的信息,就越需要更频繁的沟通这句话,我刚才说只对了一半,是需要根据沟通对象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而定。
如果对方对这个信息很敏感,则沟通频率不需要很高,对方也一样能理解和接受信息并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对方对这个信息不敏感,你又需要让对方知道,那么仅仅通过一次沟通就达到目的,是不太现实的。
但是平时我们的工作当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这类问题。我和他说过了,我早就给他发过邮件了,这件事我很早就通知过他了。但是最后的结果通常是事情没有搞定,就开始相互推诿。
我们需要认清的现实是,如果这件事情对你来说足够重要,那么你需要保持足够的沟通频率。
什么叫足够,就是这种频率能够达到让对方采取行动的目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有人欠了你很大一笔钱,一直没有还,而你这时候急需用钱,你会怎么做?
你会不会说,给他发个消息,发封邮件,就不管了,管他还不还呢,会不会这么佛系?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打电话,甚至直接面对面,说出自己的诉求,然后如果对方不能直接拿出来,还会再确认一个时间,什么时候能还上。然后到了这个时间点,再次确认一下,直到最终能够把钱拿回来。如果多次尝试都没有结果,甚至还会诉诸法律来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场景下,这件事对你很重要,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你为了得到结果,就需要经过多次沟通,并且每次沟通之后,都会有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此外,在多次尝试达不到目的的时候,还会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就叫做保持足够的沟通频率,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够就三次,直到这件事情能够得到解决。
在工作当中,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风险大的事情,越是对方不一定认可或不一定在意的事情,越需要经历多次的沟通,反复的沟通,不厌其烦的沟通,保持足够的沟通频率。
沟通频率曲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重要的事,只有多次重复不断的强化这个信息,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被对方接收到。
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从徐庶处得知,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就托书童带了个话,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终于见到了他,并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我们想想,如果第一次,刘备托书童带个话,就坐等消息,结果会怎样?如果第二次,刘备让诸葛亮弟弟帮忙留下书信,就回家等消息,结果又会怎样?
三顾茅庐之所以成为佳话,本质上说明,沟通这件事,沟通的频率和事件的重要性应该要匹配。
越是重要的事,越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计划和实施沟通。并在整个过程中持续的监督沟通。
任何沟通,发送给对方不是目的,把事情搞定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网友评论